“2016第二届滇云网络文学大赛”除了为参赛者设置了月赛奖、入围奖、年度奖项外,还特别为穿着“马甲”潜水于论坛,爱点评、爱互动、爱分享的网友设置了“优秀互动点评奖”,奖励认真点评的网友。
5月的“优秀互动点评奖”已经出炉,根据参与点评的形式和质量,分为两类:跟帖点评、点评文章。分别给予10-100元的奖励,感谢各位网友对活动的关注和支持。(奖励金额将通过彩龙打赏功能直接打进获奖者的彩龙个人账户)
参与方式:可直接在彩龙社区相关贴文后面跟帖回复,或单独发布贴文,点评“2016第二届滇云网络文学大赛”参赛作品即可。
欢迎各位网友继续参赛,详情请点击:
2016第二届滇云网络文学大赛活动启事
http://bbs.clzg.cn/thread-6814357-1-1.html
2016第二届滇云5月优秀互动点评奖:
1. 点评者:@文笔塔,奖励100元
点评文章:姐姐 http://bbs.clzg.cn/thread-6844151-2-1.html
点评内容:我们都有一个同样的姐姐,但都忘记了——读第二届滇云网络文学大赛参赛作品《姐姐》
http://bbs.clzg.cn/thread-6845791-1-1.html
2. 点评者:@阁下何人,奖励100元
点评文章:一个官员的云南情结 ----欣赏凌粼的三首歌词http://bbs.clzg.cn/thread-6820555-1-3.html
点评内容:《马屁论》http://bbs.clzg.cn/thread-6832397-1-1.html
3. 点评者:@金瓶松,奖励50元
(1)点评文章:老严坟前http://bbs.clzg.cn/thread-6828101-1-4.html
点评内容(8楼):看一些纪念缅怀国军抗日将领的文字 有时不免会有一点联想 1937年抗战爆发前 国共已经内战十年 抗战时的国军中高级军官 大多和共(红)军交过手 说双手沾满对方鲜血大概也不为过 这位严将军具体情况不详 如果他有幸逃过38年之死劫 活到48年底49年初三大战役血拼时 想来大概已是军师职级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身不由己 如之奈何
由此又想到国民党最大的特务头子戴笠戴老板......
(2)点评文章:一个官员的云南情结 ----欣赏凌粼的三首歌词http://bbs.clzg.cn/thread-6820555-1-3.html
点评内容(63楼):照鉴别了一下 与《我的导游历程》之朴素平实相比 此篇大概并非楼主亲撰 十之八九是帮藏镜人发的帖
名节犹脸 文章如镜 楼主貌似也是个老实人 却枉担了介许多虚名 何苦来哉
4. 点评者:@梦回云南,奖励40元
(1)点评文章:春光里守望青春http://bbs.clzg.cn/thread-6813519-2-1.html
点评内容(14楼):积美,是积德、积学、积识之外,关乎人的心灵品位的修练方式。美由眼入、由耳入,内化于心,醇于情,升华于灵!可以独享,也可以为人共而鸣之!
孔子德、学、识厚而为圣,但就因缺了积美,远远不如屈原“目眇眇兮愁予”、”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的美的灵动,所以,孔子不知浪漫为何物,只能呆坐师台,数千年亲近不了人心。而屈原就不一样,不单坐拥端午节,观龙舟,吃粽子数千年,还赚足了一个民族的数千年的泪水!
(2)点评文章:《致王友华》http://bbs.clzg.cn/thread-6817275-1-1.html
点评内容(2楼):楼主不远千里,写一个善良自强且极有思想个性的云南女孩子,让人非常感动!
“她的名字叫王友华,开始吸引我的是她的QQ签名,那是Leonard Cohen的歌曲《Anthem》中的一句经典歌词: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这是一个较为概括并有亮点的段落。 如果把这一段放在开头,不仅能制造一个悬念抓住读者目光,还有统摄全篇并顺畅结构的功能。建议而已,楼主不必在意!
5. 点评者:@ 星亚摄影A,奖励20元
点评文章:无畏之痛http://bbs.clzg.cn/thread-6818791-2-1.html
点评内容(14楼):看文章能益教益乐。作者有中国人之志气,也有入乡随俗之能力,更有挺身而出之仗义,并能“保护”中国人在国外的脸面之责任心,通过一次短暂的旅行,深刻刻画出团长这个富有“中国特色”的人物形象(让我想起了一篇文章《丑陋的中国人》),以及能从中看到听到中外差异,并能从中有感悟有收获,文章简练而不失精彩,赞!
另外个人觉得结尾从“不是一日之功”后面,没有必要讲得那么透彻,少了些让人回味的留白与思考
6. 点评者:@何夕,奖励20元
点评文章:姐姐http://bbs.clzg.cn/thread-6844151-5-1.html
点评内容(45楼):文中的时间不合理啊,第一节说,“姐姐的责任,是照看比她小几岁的弟弟。”第三节,“五岁那年,姐姐开始带弟弟跟她上山放牛。”第四节,“姐姐早生弟弟七年”。姐姐到底大弟弟几岁呢?
另外,作为现代人看到这篇文章,特别是现代的9岁的女孩看到这篇文章,一定会认为是一场噩梦。
7. 点评者:@文笔塔,奖励20元
点评文章:红纱巾http://bbs.clzg.cn/thread-6821845-1-1.html
点评内容(18楼):长篇小说最难的就是要在叙述的过程中,用最少的文字把人物的鲜明个性描述出来。在这篇短篇中,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从中我们也可看到乡村文化与当下的城市文化是不对立的,现在已经开始了相互渗透的阶段。
8. 点评者:@梅格,奖励20元
点评文章:姐姐http://bbs.clzg.cn/thread-6844151-5-1.html
点评内容(14楼):玉米粒不一会儿就开始鼓胀、发亮,继而爆开,哔哔剥剥,欢快地舞动,在适当热度的催逼下,竞相绽放,像一朵朵开在火里的水仙。…”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就像一曲思乡的乐曲,舒缓,委婉,朴实自然,情真意切,成功刻画了一个贫苦农村的姐姐形象,她纯朴善良勤劳无私坚韧,也感受到深深的姐弟情。而且在叙述困苦生活时,常会跳出情景交融的句子,很有画面感,也令我感受到乐观向上的一种精神。
9. 点评者:@夏虫1,奖励20元
点评文章:一个官员的云南情结 ----欣赏凌粼的三首歌词http://bbs.clzg.cn/thread-6820555-1-3.html
点评内容(60楼):看到一片溢美之词,偶的回复怕是要大煞风景了
楼主这篇评论,是在评“凌粼的三首歌词”?还是在以“长官题词、要员作序”的现象为背景,来衬托、赞扬凌粼先生不是一般水平的“长官题词”这个事?抑或说,这就真的仅仅是篇“马屁文”而已?(这大概是很多人的读后感)
此文让人不自觉的想起一句骂人的话“又要当婊子又要立贞节牌坊”,多么不讨好。恕在下直言,要写评论,就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以“凌粼”的身份为主,从歌词本身展开,别去扯什么楚雄日报,也别“小市民”心理却操着官场的腔调。再说这位来自湖南永州“产异蛇”地方的官员,他中文系毕业背景不等于能写“好词”,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也没必要与“职高权重”生硬地去关联,何况他的政绩或者别的,不是你一句“讴歌七彩云南秀美山川”就能道尽的,以其点头哈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被人论长短,不如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词就说词,评人就评人。
其实无论写什么,都无可厚非,只是这么不讨巧的招惹口舌,有些可惜
10. 点评者:笨鸟,奖励10元
点评文章:云南的花酒http://bbs.clzg.cn/thread-6820683-2-1.html
点评内容:玫瑰升酒与好老卤也罢,已经随着岁月的逝去渐渐淡出记忆。有一次去茶坊,看到他那尽然有一件玫瑰升酒,厚着脸皮顺了一瓶回来,结果味道已经不是从前的味了,虽然也是昆明酿酒厂的,味清了很多,很多
11. 点评者:@寒暑平,奖励20元
点评文章:书友情缘饮和堂http://bbs.clzg.cn/thread-6851195-1-1.html
点评内容(4楼):文笔流畅莞尔,随笔不随便,笑谈间知晓饮和堂,饮进不少翰墨和思想。更知田局归隐大市小川之乐,让人啧啧追往,人各有活法,但情趣远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