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昆:水墨丹青绘性情
发布时间:2016-07-05 18:13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网

图三_副本

赵云昆作品 晓开烟波上 荷花送香来

图四_副本_副本

赵云昆作品 粒粒皆辛(创作于1984年)

    昆明信息港讯 初见赵云昆,谦和优雅的君子之风让人很有亲和感,而在交谈之中则很容易就被他的爽朗随性所感染,观赏他的画作,那浓浓的生活情趣立刻让人深陷其中。画中或淡雅或鲜明的色调、别具匠心的构图、细致精美的画风传递出丰富的人生感悟,引发观者的深思,颇具闲逸之风。

图五_副本

赵云昆作品 硕果累累

    赵云昆出身于书香门第世家,自小就有绘画天赋,在父亲支持下,至小学习油画(启蒙老师,潘滨先生)、临帖,至今从事绘画研习几十年。1984年起,赵云昆师从著名军旅画家梅肖青先生(梅肖青:云南省美协副主席,原昆明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组长),还得到过著名画家袁晓岑、王晋元、孙太初等先生当面指教。其擅长中国画、油画、篆刻,题材多以版纳风情、梅花、葡萄、牡丹为主。现为云南省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专职绘画创作,并有着“赵葡萄”之美誉。

图六_副本_副本

赵云昆作品 岭上梅花三百树 不受尘埃半点浸

   “西为中用”酿造独特画工

    赵云昆作品与常见的山水、花鸟画有明显区别,不光是传统的折枝花卉,更多的是表现大自然的和谐,以及那种特有的时代气息、时代特征与时代精神。而且他笔下描绘的植物、以及各种花卉,除了是向观者直观传递出物象万盛生命力的同时,还向人们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幽情壮彩的神秘景象,不仅画面情调烂漫,而且反映出画家多年来在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之外,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与勤于研究,终以“万物为师,造化于心”形成画家独特的艺术审美理念、独到创作思想与特有的绘画语言、唯美表现形式。

    赵云昆的创作经历非常丰富,最早以油画为主,后来才改学国画。一幅20多岁时,只身一人到昆明安宁山村采风后,为参加美术作品展览所创作《粒粒皆辛苦》(油画)让世人见识了他坚实的绘画写实功力。为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梅肖青先生指导下,研习水墨丹青中国画技法。

图七_副本

赵云昆作品 清心   

    赵云昆善用墨更善于用色,以写为主,在笔力、笔意上下工夫。以工写相兼,善在笔力、笔意上下工夫。他往往采用饱满开张而又无可简约的布局,极尽物象结构的穿插之美,笔法粗犷、朴厚、激情洋溢。他的作品,借鉴西画色彩原理,在宣纸上直接点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色彩的作用,画面更加绚丽雄健。

    艺术都是相通的,正因为有了油画基础,赵云昆的国画作品中更加注重光影、色彩透视效果,从而把两种不同画种艺术表现形式得以很好借鉴与融合,他笔下的万物更显神形兼备与强烈艺术冲击力。

    正如其笔下所描绘不同题材的作品,不论是那红似丹霞,洁白如玉,花开五福的“雪梅”,还是那象征着多子多福、硕果累累、串串颗颗、晶莹剔透、饱满诱人,仿佛能渗出美味鲜汁“葡萄”,以及所画的国色天香、吉祥富贵的“牡丹”,不仅充满灵性,更有着花簇锦满园、独艳抢春色之意。总之,不论什么题材,赵云昆总能在很好的应用点、线、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的掌握的西画色彩表现技法,用光影的效果,更好的增强了画面感染力,同时也更加彰显了艺术家本身实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