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盘龙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发布了梁林旧居文物本体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以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旧址修缮工程设计招标公告,将启动龙泉古镇两处历史文化遗迹的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龙泉宝云片区密集的旧居文物是龙泉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该项目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龙泉古镇的概念早在2006年就已经提出,多年后,如今的开发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古镇最具知名度的梁思成林徽因旧居将启动修缮,龙泉古镇的开发也有了提速的迹象,龙头村拆迁有了进展,现场的售楼部即将亮相。
龙泉古镇效果图
龙泉古镇开发已有提速迹象
招标公告表明,这两处旧址的财政拨款已到位,合同签订后30日历天提交勘察报告和修缮保护方案设计。在这块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土地上修葺、完善和保护名人故居,重塑体量宏大的的龙泉古镇,以商业为载体,传承名人在艰苦岁月中的坚守以及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前有关龙泉古镇的报道很多,但其开发进度一直较慢,如今终于有了提速迹象,项目回迁房建设稳步推进中,项目现场的拆迁面进一步扩大,现场的售楼部也即将亮相。
名人旧居传承精神文化
梁林旧居和史语所分别位于盘龙区龙泉街道办事处宝云社区棕皮营村和龙头村,旧址所处的宝云片区地处昆明北郊的城乡结合部,见证了抗战时期的风云岁月,也是老昆明人眼中的“小香港”,承载着众多老昆明人的记忆。作为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的集中遗存地之一,其中的梁林旧居是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建筑大师一生中唯一为他们自己设计并亲手建造的房屋。
与梁林故居所在的棕皮营同属龙泉街道办辖区龙头村的名人故居,还有朱自清、闻一多位于棕皮营的司家营61号的故居,冯友兰位于龙头街龙泉粮管所七号粮仓的旧居。开发龙泉古镇对文物旧址及时修葺和完善,是对历史遗存进行保存的必要出路,使散落在龙头街周围的名人故居,能够整体地表现深邃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精神内涵。
梁林旧居区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旧居文物修缮刻不容缓
梁林旧居和史语所旧址所在的宝云片区虽然传统民宅布局集中,风貌尚存,但由于拆建严重,大部分建筑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昆明近郊山水、人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及西南联大时期集中遗存地之一,保护龙泉宝云片区的旧址文物日渐受到各级部门重视。特别北京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后,坐落在龙头村棕皮营的梁林旧居更显弥足珍贵。2003年5月23日,昆明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梁林旧居”为昆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又于次年7月底,梁林旧居主体房屋的修缮工作通过验收。10多年以后的今天,将再次修葺和完善已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梁林旧居,表明政府部门对名人故居残存、严重失修现状的重视。
其实早在2006年,龙泉古镇的概念就被提出,直到2011年片区城中村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以此为中心,由俊发和亚美二家房地产与文物部门签订文物修缮代建协议,根据规划,最终龙泉古镇文化旅游创意园区预计于2020年建成。眼下由于龙泉古镇的推进较慢,而历史文物的保护刻不容缓,所以政府部门启动抢救性修缮,争取早日向广大市民开放。(文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