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现场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王诗贻 新春伊始,一场“不讲主题,不讲学术”,由24位艺术家众筹的展览——《春天风景会》于2月10日晚悄然拉开序幕,来自虹山艺术区、碧鸡关艺术区、楚雄、曲靖等地的艺术家50余件作品亮相M60彩云美术馆,与艺术爱好者们亲密地来了一场春天的约会。
与以往展览由主办方大包大揽办展模式不同,本次展览由艺术家自由发起,通过众筹的方式,从资金的筹措、场地的选择到布置、挂画等,都是画家亲力亲为,这也算是职业艺术家们自己解决展览发布、自行艺术推广,改善生存状态的一个开端,意味着昆明首个实验性艺术展开始在春天里绽放。

展览现场人头攒动
《春天风景会》:不讲主题,不讲学术
春,是四季之首。春天,是万物成长的季节。在《春天风景会》的展览中,人才是万物的风景。会,今天特指,人在新春里的相聚,人为了艺术而相聚,自由而美好。因此,这个展览不讲主题,主题在参展画家的作品中,不讲学术,学术在画家各自的创作追求中。
晚上8点,展馆内人头攒动,完全不受倒春寒的影响。村庄、田园、湿地中的森林、怒江的牛群、山间小路、向日葵等一幅幅精致的画面在画家的笔下有了灵气,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一种质朴、温暖的气息。观展者三五成群地驻足画作前,边品茶点边与在场画家及其他观者一起讨论,轻松、随意、自由的交流氛围弥漫了整个展区。
50后至90后联手齐心 24位艺术家众筹办展
本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雕塑,展览作品中,既有面对大自然的直接写生,也有精心创作的大题材作品,更有朴实的人文风情、云南地理风貌和生活细节……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品体现了画家对云南及艺术的理解与追求。而参展者则涵盖了50后到90后的艺术家,其中14名是自由职业艺术家,8名是教师身份的画家。最难得的是,本次展览是由艺术家们自筹自办的。

黄少南的作品
“参观过很多展览,但没有主题的展览是第一次,这样的展览形式吸引了我,它不具有排他性,很自由,能够更好的将我的作品呈现给观者。”身为最小的参展者,90后的黄少南2016年刚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学的是油画专业,小伙不太善言辞,他说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正式展览,他的表达都在画中,画不会说假话,当被问及到参展的初衷时,他说可以增加自己的人生履历,也想把心爱的作品分享给大家。

不少观众驻足观看叶燕秋的作品
而来自罗平的叶燕秋则是一名教师,平时专注于教学,偏重于理论研究,发表过《昆明画家群的起源和发展》等深度论文,绘画作品也曾多次获奖,本次展览他携两幅到团结乡的采风作品参展,一幅是薄雾笼罩下的山林,一幅是每天必走的小路,清新的画风、细致的落笔、巧妙的构思引得不少观众停留合影、点赞。当提及众筹办展,叶燕秋则从另外的角度表达了职业画家的不容易,他说,有的是专职画家,有的是如我一样的教师,业余时间进行创作,而有的则迫于生计直接转行了,在大众眼里,也许画家是很个性、小众的群体,但他们其实更多的专注于作品,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包容、理解、支持这个小众群体。
“看见自己的画作能被这么多人观赏,对于我们画家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团结乡艾绿谷工作室的何小萍说到:“在这里,能和众多的陌生画家一起交流学习,探讨艺术,拓展市场,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策展人徐玉玲
策展人徐玉玲:这是一次展览执行的实验性工程
“作为策展人,我曾给自己定了规矩:只做有主题的展览!但在《春天风景会》的展览中,我坚持专业展览的态度,做法彻底向行业妥协。我希望这个由画家自发组织,自己凑钱做的展览,是云南画家在行业领域中,在公开透明的艺术推广中,自我成长的良好开端。”
关于这次不讲主题不讲学术的试验性画展,策展人徐玉玲及其年轻的团队在幕后全程免费支持,带着一种实验创新的精神,她乐在其中,她说,这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展览执行的实验性工程,展览发布和艺术推广,是职业画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艺术的欣赏价值也需要在推广中产生销售价值,这样的艺术生态才是活性的。
据了解,该展览将持续展出至3月2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彩云美术馆观看。
参展艺术家名单:
50后:杨丽云
60后:李忠荣 普向莉 马晓明 刘荣春 朱思睿 杨勇
70后:严仁奎 陆映霏 何小萍
80后:钟凌 张彦 李小亮 宋娅玲 杨智钦 武景明叶燕秋 姚茂云 刘国栋 胡应祥 吴颖影
90后:黄少南 雷文皓 王梓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