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文艺网讯 2018年3月8日晚7 : 30分,由昆明摄影家协会在昆明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办摄影讲座,讲座特邀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中师大特聘教授、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范建华做题为《中国村落影像文化志的理论与实践》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会上还赠送了范建华先生专题摄影集《视觉吴哥》给与会的每位听讲者。
范建华主席分别从何为村落影像文化志、村落影像文化志记录的内容、村落影像文化志的风格、村落影像文化志作者的素养要求、村落影像文化志的意义五个方面讲解了村落影像文化志的相关理论,并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为例,讲述了以一个民族的特色村落为主体的30个村落的影像文化志的实践实例,深刻阐述了村落形成的历史及村落未来的发展走向。
讲座现场
化志的意义五个方面讲解了村落影像文化志的相关理论,并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为例,讲述了以一个民族的特色村落为主体的30个村落的影像文化志的实践实例,深刻阐述了村落形成的历史及村落未来的发展走向。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范主席向在场的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展示了他丰富的专业素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学术精神,使听讲者不但丰富了知识储备还拓展了学术视野。讲座中,范建华还介绍了中国村落影像文化志的实践工作成果,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以白族特色村落为主体在30个村落写了30本书、拍了10部记录片。讲座观点鲜明﹑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激发了广大摄友开启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介绍村落影像文化志的实践工作成果
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聆听讲座
范建华从乡村聚落和影像文化关系的角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解读了村落影像文化志的定义﹑内涵和风格,开展村落影像文化志的意义与价值,以及从事村落影像文化志的作者需具备的科学素养,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翔实的例子,阐释了村落影像文化志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本土城镇化下的村落建设。范建华提出,村落影像文化志是一个村落的传记,同时是乡村记忆志书,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个关键所在。
赠送30本书给昆明市图书馆作藏书
马克斌主席主持讲座并做总结讲话
讲座结束后,范建华赠送以白族特色村落为主体在30个村落写的30本书给昆明市图书馆作藏书。昆明摄影家协会主席马克斌主持讲座并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摄影拍什么,如何拍,为什么拍?我拍它干吗?是每位摄影人都要思考的问题。现在拍照已经成为了门槛最低的一种事,娃娃、大人都可以拍,拍好拍坏无所谓,所以说拍照要有责任感。中国村落影像文化志,过去是文字的,现在上升到影像了,就是我们要用图片来讲故事了,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很多人讲这幅作品不错,为什么不错?它是偶然的吗?他一定是经过思索的,然后他才去拍,才会有这样的效果。不论是拍风光、人文,刚才范主席已讲了许多涉及记实摄影的东西,我们想拍好照片,就必须要思索。范主席他们做了非常重要的,很仔细的案头工作,对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等等,通过研究调查的方式来进行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启发,从理论到实践,听了收获匪浅。所以拍要有一个目标,拍什么内容,怎样去拍,把它拍好,应多在这方面多作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