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文艺网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十大类别项目。石林县浓郁的民族风情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孕育了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撒尼大三弦舞”少儿培训班开班
石林县目前拥有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4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人(健在110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彝族三弦舞”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石林彝族撒尼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面旗帜,叙事长诗《阿诗玛》享誉世界,大三弦舞作为彝族撒尼舞蹈的文化名片逐渐走向世界。
课程学习
为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本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石林乐瑶舞蹈培训中心与石林县文化馆、非遗中心、彝学会、舞蹈协会共同开展,为期四天(2018年3月15日——3月18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撒尼大三弦舞少儿培训班”。
培训结束师生合影
此次培训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限50人报名;喜爱撒尼大三弦舞蹈,年龄8-16岁少年儿童(男女)均可报名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同学将获得“彝族大三弦舞-小小传承人”证书。由李开忠(市级大三弦舞传承人)、 毕 玲、毕 静三位教师教学。
县文广体局、县文化馆、县彝学会、县舞蹈协会领导参加开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