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金梓 5月22日下午,由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云南建投?红河州兴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东风韵”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展,在红河州弥勒市“东风韵”小镇游客接待中心二楼展厅拉开帷幕。这是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规模做大、品质最高、路程最远的一次艺术植入展览。
据悉,“东风韵”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展,从4月初策划至5月22日开幕展出,面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征稿。在极短时间内,依然收到美术学院在校学生的创作作品300余幅。画种覆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插图连环画、综合材料绘画。通过学院专家和一线的专业教师团队认真评选,选择了代表学院在传统的教学领域、专业研究、创作领域、内容和题材与时俱进的171幅优秀作品、115人参展。其中,入选本科生53人,作品包括油画、版画、壁画、纸本素描、摄影共92件;研究生30人,作品包括书法、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共42件;中青年教师32人,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水粉37件。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人,这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经常都在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校企合作”、“创新创业”词汇都是现在热搜排行榜上的观念术语。然而,对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而言,对待这些词语是“冷静”、或者说是“慢热”的。究其原因很简单,美术学院要对在校的每一位同学负责,职责首先是通过美育教育教会学生绘画创作,并希望学生学会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小事一步一个脚印做起,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讲求市场,沾染社会上不好的思维习惯,误认为是画就可以卖钱……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此次选择云南建投?红河州兴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是因为“东风韵”旅游小镇的自然生态,赋予艺术采风创作的土壤条件,以及所重视推行发展的庄园文化特色基础,为美术学院的师生搭建了一个适合生长的平台。同时,陈流院长希望创造条件,改变单一的校园教学方式,丰富和延伸艺术教育课程,为艺术生寻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活跃学习氛围,锻炼和加强生存能力。
陈流还希望,美术学院能与适合的企业相遇,为师生们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采风写生创作基地。以便师生们自然融入社会生活,通过飞舞的画笔翻飞个人的创作情感,表达同学们对艺术的浓情密语,在自然广阔的天地间,放松身心,自由创作,多出作品,出好作品,以达到让画会友。让艺术家的风采融入“东风韵”,构建新文化小镇的别样风景。
据了解,美术学院每年主办、协办、承办的各种级别展览不下百余,但此次“东风韵”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展的举办,无论对学院、对企业、对市场、乃至社会诸多领域,都是一次全新的合作尝试。与以往单纯的学术展览不同,此次是美术学院具有针对性选择的合作推广活动,其中包含了高校教学、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等层面的建构与探索,互动和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艺术展做到了把美术学从多年来在象牙塔式的研究层面,引入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生活中,深化到具有创作活力的自然交流中,实现让“校企创新”、“校企创业”落地,并希望就此生根发芽,最终实现艺术价值应有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