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南现”滇派艺术展在昆举办 观云南画家眼中的写意花与田
发布时间:2019-09-04 15:27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近日,由云南七位书画与陶艺艺术家联合举办的“彩云南现”滇派艺术展在星耀艺术会馆开展。此次展览时间为8月31日至9月10日,在此期间市民皆可前往免费参观。

00300882242_570ccb94

谷凤羽正在作画 记者 李亚芬 摄

此次艺术展展出了大量云南的写意山水画与花鸟画作品。云南艺术家利用自己的观察角度,在中国传统写意的画风中,运用独特的方法来写意云南风景,将云南的山水花鸟融入水墨进行表达,让参观者们一饱眼福,在水墨之间领略到云南的艺术美。

00300882245_3cb6f6f2

牡丹 记者 李亚芬 摄

“写意”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策·赵策二》,解释为“公开地表达心意”。它是超越时空的创造,使中国画保存并不断加强和显示着 “超以象外”的东方气质。在写意的画风中,大写意更是难得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此次展览中,记者便看到了国家一级美术师谷凤羽的大写意牡丹与元阳梯田。

00300882241_3c947bb7

牡丹瓷瓶 记者 李亚芬 摄

00300882248_d8ef5858

向日葵 记者 李亚芬 摄

展览现场,谷凤羽给前来参观的市民介绍到:“写意的核心是‘意’,即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出判断,并将自己的直觉外化、表达出来,即‘写意’。写意无错对,写意无极限。写意不仅是文人画的形式,更是文人画的精神。西方从远古崖画、彩陶,一直到现当代艺术也是如此,但它绝不局限在一个画种、一种材料、一种形式和表象。‘大写意’更不是物质,是相对于物质世界的一种精神存在。如果把大写意说成一个画种、一种物质、一种实在,那它就成为一种形而下的画法,是器层面的一个画种、材料和方式而已。”

00300882244_23a6cded

元阳梯田 记者 李亚芬 摄

谷凤羽告诉记者 ,他刚学画牡丹也是从传统的工笔画法开始,在长久的观察与联系中,慢慢有了自己对牡丹的体悟,开始寻求不同于常规的牡丹写意画法。其一大特点便是不用白色来填补花色,完全运用水、墨与宣纸自然地晕染效果呈现牡丹的层级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谷凤羽的牡丹画中,都会有花蕾的存在,他说,这代表着向上的朝气与发展的可能性,是他对生活与看客的美好期望。

00300882247_6828a798

 元阳梯田 记者 李亚芬 摄

“山水画是要到大自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悟和积蓄。山水画的意境,在于画家真实的情感表现,山水画应该具有现代气息。我从热爱摄影开始,便深深爱上了云南元阳梯田的美景。由于山水画大量都用原始的墨色来表现画作,与色彩多变得花鸟画相比,难度更大。在经过多次的实地观察和构思,在自然中看到了自己对真山真水的感悟后,开始了对梯田绘画的探索,才有了现在的大写意元阳梯田。”谷凤羽说。

00300882249_6677ca5d

活动现场 记者 李亚芬 摄

00300882246_183ec94c

牡丹丝巾 记者 李亚芬 摄

前来参观展览的杨女士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写意元阳梯田。“这幅作品,画面通过简单水墨层层铺开,却把复杂的梯田地形地貌绘画得如临其境,云雾、山脉、村落、田地,都像是在梦境里看到的云南山水,有气魄与韵味,让我体会到一种连绵不绝的艺术幻想。”

00300882243_f264e308

釉里红梯田 记者 李亚芬 摄

00300882230_08f03d18

梯田瓷盘 记者 李亚芬 摄

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都尝试着将艺术作品与生活器物结合,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如在展览中展出的各类陶瓷器具、丝巾制品等,都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紧密联合的一大表现。参展艺术家们更是表示,未来,除常见的器皿物品与艺术的结合作品外,将有更多新的尝试会陆续与大家见面。(云南网 记者李亚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