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云南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云南15种特有民族古代史料汇编》(上、中、下)新书首发式暨专家分享会在云南大学出版社举行。
云南5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傣、纳西、白、哈尼、傈僳、普米、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阿昌、怒、独龙、基诺等15个民族成为云南特有的民族。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此15种民族历史及现状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在其史料的系统性搜集、整理和研究方面则涉及寥寥。本书开创性地将15种民族合为一个整体,搜集了大量各种正史、别史、实录、游记、方志、档案、碑刻及田野调查等文献中记载云南1911年之前古代历史的有关资料,为适应云南民族历史研究的需要提供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科学信息平台。
本书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古永继编著。本书的创新性在于史料内容的广泛性、资料来源的多样性、整体内容的学术性、编排方式的新颖性,通过搜集以正史、实录等记载为基础,查阅文献资料众多,仅白族即达159种、傣族147种。史料按类别与时代顺序标点、分类、编排,除分量较小的独龙、阿昌、基诺、德昂4族外,其他11个民族,按族源与分布、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世系家谱、综合史料等大致分类,各类又据史料多寡,分列行政建置、土官土司、改土归流、习惯法、种植业、手工业与商业、物产与贡纳、文化教育、医学科技、衣食住行、宗教信仰、婚姻家庭、风俗习尚、墓志碑刻等细目。全书分类编排后使用方便,读者查阅时,按图索骥,对照目录即能较快找到编入的所需内容,可免除人们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查找分散文献的辛劳之苦。
本书于2018年10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上、中、下3册,共305万字。编撰始于2004年,为期10余年之久,为后人在学术通道上打造了一段平整的铺路石。
分享会上,云南高校史学界专家、教授对该书出版及其蕴藏的学术价值、使用价值、民族学和人类学价值及意义进行探讨,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效应,必将日益显现出来。(云报客户端 记者李悦春 李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