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小戏《路灯下》进校园。供图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花灯小戏《路灯下》在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报告厅精彩上演。感人的故事情节,浓郁的地方文化,精彩的舞台表演,给现场数百名师生带来了一台丰盛的文化盛宴。
据了解,《路灯下》花灯小戏为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小型剧目资助项目。该戏描述了一个身为单车保管员妈妈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帮助“留守儿童”的故事,反思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反映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群众美好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问题,令人警醒。
晚会现场。供图
“今天观看前,我认为戏曲艺术对我来说,是呆板、无趣的,就觉得这是老一辈人才会去看的戏,甚至觉得戏曲艺术是‘老土'。看了今天这场演出,彻底改变了我这样的看法。”该校2018届工程测量技术班的汪柄成同学告诉记者,花灯小戏《路灯下》刷新了他对传统戏曲的认知,他认为该剧演出了当代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花灯小戏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跟汪柄成同学一样感受的还有来自该校工程管理班的杨蕊,她说:“小时候,陪外婆看滇剧花灯戏时,我总认为太老土了,每次看着就睡着了。可这次戏曲进校园,让我对花灯戏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我被我们云南的地方戏曲震撼了,原来很多人情冷暖是可以通过花灯戏来表达的。特别是《路灯下》寓教于乐,为建设和谐家庭起到很好的教育、警示。”
一位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老师感叹:“虽然只有短短20分钟的表演,但演员们的表演可圈可点,演出从唱段、舞蹈到音乐等都非常好。小演员演出了老演员的感觉,新剧本演出了传统经典剧的感觉,我们云南的花灯剧的魅力无穷啊!”
晚会现场。供图
据介绍,花灯小戏《路灯下》自2014年首演以来,至今已走过了6个年头,演出超过百场,三代演员为云南花灯戏的传承与弘扬在不断努力拼搏,让更多的年轻人理解花灯戏、接受花灯戏。
2014年《路灯下》获“云南省花灯艺术周剧(节)目展演”的花灯小戏二等奖;2015年,该剧曾荣获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入选剧目奖;2016年,《路灯下》被中国戏剧家协会选调参加中国校园戏剧节,其中的小演员荣获本次比赛的最高奖“校园之星”奖。
为响应国家传承非遗文化的号召,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花灯表演人才的院校,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创作出了一个既符合时代主旋律、又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花灯小戏《路灯下》。国家一级演员、我省著名花灯戏表演艺术家、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院长金正明表示,作为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滇剧花灯戏不仅要传承还要有创新,只有结合时代、结合当下不断创新,剧目才会常演常新,才会吸引年轻的受众,有了观众有了市场,花灯戏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从2014年起,不仅在省内走基层、进高校演出,而且还积极走出省外,在上海、吉林省等地展演,目前已经完成了超过100场次的演出。金正明说,花灯小戏《路灯下》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他将不遗余力的宣传云南花灯,并以此作为自己奋斗的动力之源。此次走进高校就是要让精品剧目感染一代人,让花灯戏这颗“老树”新发的“根枝”拥有更加肥沃的土壤、更加广阔的生长天地。(云南网 记者秦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