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时代,唱响春之城。由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主办,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昆明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昆明市“唱响昆明”歌曲征集活动举行阶段集中采访。活动自4月22日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截止到6月2日,已收到上百首报名参赛作品。
昆明市“唱响昆明”歌曲征集活动举行阶段集中采访
昆明市“唱响昆明”歌曲征集活动自启动以来,报名参赛者范围广泛,包含高校教授、退休职工、专业文艺工作者、学生等不同身份职业。投稿作者中,除了来自云南省的参赛者,也有不少来自省外的参赛者;既有年过7旬的长者,也有00后的年轻人;有大学教授,也有自由职业者;有专业音乐人士,也有普通音乐爱好者。
参赛者周光明是一位“老昆明”,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着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他先后创作了7首歌曲作品参赛。歌曲《滇池湿地美》通过悠扬婉转的编曲,把清晨阳光刚刚升起时,滇池边湿地的灵动,展现了出来。明快悠扬的《海鸥又飞回来了》、热情激昂的《滇池欢歌》、借鉴安宁小调创作的《海菜花开十里香》、女声四重唱《我爱文明这枝花》和《牛栏江清水滚滚来》也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周光明从小生活在昆明,他写的歌,大部分是以昆明的人文、地理、风光、美景为题材,表达了昆明家乡的乡愁和眷恋。
参赛者周光明(中)先后创作了7首歌曲作品参赛
参赛作品《My City》的词曲演唱者,三位主创都是95后”,其中还有一位“00后”。歌词写道“这里充斥春天的味道,她捧着鲜花彷徨。长年骏马凤凰,四时白鹤长蛇,西南联大的时光,一二一的街坊,从拓东到校场,黄色的泥灰墙,它是青涩的过往”,饱含赤诚的歌词诉说着年青一代和昆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深情陪伴。
参赛作品《My-City》的词曲演唱者
参赛作品 《滇池小夜曲》的词曲作者是来自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余建忠,优美动人的词曲仿佛从西山林间轻抚滇池的清风,把对家乡无尽的依恋吹进心田,动情的歌唱也向人们娓娓道来属于昆明的浪漫。
参赛作品-《滇池小夜曲》的词曲作者余建忠(右)
来自昆明市东川区的参赛选手王杰云和高兴国带来作品《一江春水两岸青山》,两位年轻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了家乡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于是把这片红土地上孕育的多彩挥洒在音乐里,歌唱了昆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喜成果,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多深入的领悟和表达。
来自昆明市东川区的参赛选手王杰云和高兴国带来作品《一江春水两岸青山》
出生于1999年的戴薏庭,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歌词中的文化巷、一二一大街、正义坊都是年轻一辈关于昆明的记忆,而米线、豆焖饭都是每一个昆明人舌尖的家乡味道,歌词意象在新旧的交替中,勾勒出年轻一代对于昆明的情感和印象。情境交融,感情真挚,尤显珍贵。
作品《昆明》,名字言简意赅,但这两个字却包含了太多的历史的荣光和未来的期盼,在创作者李润之的心中,“昆明”就是歌曲中所唱的那样:“一九一五护国敢为天下先,二零二零家园不羡别处华,叶落银杏陪伴着南疆温柔,民主草坪诉说着生生不息,历史筑成昆 ,未来组成明。”
参赛作品《昆明》创作者李润之
据悉,昆明市“唱响昆明”歌曲征集活动正在持续进行中,报名截止时间是7月15日,之后进入作品评审阶段。作品评审分为海选、初评、人气投票、专家评定四个阶段:海选(7月中旬—下旬):根据参赛者上传作品格式、音质、完整度、歌曲音乐面貌等基本要素进行海选评定。初评(7月下旬):由专家评审工作小组对入选作品进行评选,初选出20首歌曲晋级。网络人气投票(7月下旬—8月上旬):20首晋级作品通过投票平台进行网络人气投票,人气数值将加权成为进入终评占比10%的评分。终评(8月上旬):专家评审工作小组通过评审,结合网络人气投票,评选出特等奖1名,奖金10万元/首,一等奖1名,奖金5万/首,二等奖3名,奖金3万/首,三等奖5名,1万/首,入围奖6名,2000元/首。
昆明市“唱响昆明”歌曲征集活动正在有序进行,希望还有更多歌曲创作者能够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涌现出更多表达对昆明这座城市美景、人文、乡情、眷爱的优秀音乐作品,礼赞新时代,唱响春之城。昆明广播电视台将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昆明市“唱响昆明”歌曲征集活动顺利进行。(昆明信息港 记者孙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