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文艺工作志愿者走进赊角村 由点及面看脱贫
发布时间:2020-07-27 10:54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乌东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赊角村实施乡村生态旅游,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这是昆明文艺工作者走进乌东德”采风活动第三天,文艺工作者们走进禄劝县马鹿塘乡赊角村深入采访的最大感受。

7月23日一大早,采风团便驱车前往禄劝县马鹿塘乡赊角村干塘子村民小组生态旅游示范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和村庄文化建设。文艺工作者们进村入户,下田上山,与村民交谈,深入采访,用不同方式捕捉、忠实记录这里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新气象。干塘子村民小组地处马鹿塘乡赊角村委会北部,海拔2850米,国土面积3平方公里,距离集镇5公里,村内居住着汉族、彝族、哈尼族,全村总人口42户150人,是典型的边远贫困村。但如今,村庄旧貌换新颜,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都羡慕的美丽新农村。7月22日,干塘子村刚刚通过脱贫攻坚普查,顺利实现了脱贫出列。

走进村庄,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房屋、干净整洁的道路映入眼帘,房屋的外墙上挂着许多摄影作品,展现了村庄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美景和人文故事。村道两旁种满了马铃薯、花椒、草乌、重楼、波棱瓜等农作物,既充分利用土地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增加了村民收入,又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站在村内栈道观景台上俯瞰村庄,一片绿意盎然,远处层峦耸翠、云雾缭绕,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尽收眼底,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说起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赊角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余清能脸上满是掩不住的喜悦,他说:“村里之前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我们在保留特色民居的乡土味道的基础上,对村子农房全部进行了新建、改建或风貌改造,房屋更加安全、坚固、美观了。泥泞的乡村小路,也对其全部进行了硬化,现在铺设成了石板加小砖路。我们这里海拔高,水资源匮乏,现在,自来水管道通到了各家各户,饮水有了保障,也更加安全。除了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村里的产业也发生了变化,农副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了,现在我们还要发展乡村旅游业。”

对于村庄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余清能介绍道,“下一步,我们将推进民宿建设,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建设村庄集中养殖区,发展林下资源养殖,增加景观建设,建滑雪场,将我们村建设成为具有特色、有乡愁的生态乡村旅游示范村。”

微信图片_20200727105438

文艺工作者们深入村民家中倾听群众呼声,受到了热情欢迎,村民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党和政府的感谢之情。走访中,听到最多的就是一个“好”字。村民张仲能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居住的房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正真落到了实处,自己年收入超过万元以上,真正享了“生态脱贫”的福,米、肉都吃不完,我们很满足。现在政策这么好,创造幸福生活不能完全只靠政府的帮助,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奋斗。”为了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对习主席的感谢,张仲能还表示想把自己家的荞麦和土豆、火腿带给习主席,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赊角村四项脱贫机制凸显四大亮点

如果说干塘子村民小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脱贫攻坚最好缩影,那么,赊角村就是一个最好的典型。

据了解,现在,全村1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92人均全部脱贫,这都归功于村里实施了"四项脱贫机制":即以赊角村党总支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核心和抓手,深入实施了合作社带动、大户带动、物资扶持带动、劳动力带动四项脱贫机制。呈现了"四大亮点":一是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全村种植重楼300亩,产值达90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种植青花椒1410亩,产值达140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全村有种植大户5户,农业合作社3个;二是转业就业有力有效,通过搭平台、找岗位、优服务、送返岗等方式,千方百计转移就业869人,转移就业达94.3%,还开发公益岗位14个、扶贫特岗5个,让充分就业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建设2815高原生态火腿厂1个,向村民收的火腿加工销售,年收益2.5万元;投入350万元建设50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1座,年收益可达40万元;四是种养殖产业实现新突破,2020年,赊角村马铃薯种植达1700亩,荞子800亩,青花椒1780亩,白芸豆650亩,重楼320亩,养殖猪800头、牛200头、羊3000只、鸡30000羽。


微信图片_20200727105458

文艺工作者深受触动  创作计划各有特色

深入走访了解过税中,文艺工作志愿者们对禄劝的脱贫攻坚也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东川区作家曹卫华说:"我觉得赊角村、干塘子小组的村庄建设得非常美丽,他们不仅发展农业,同时依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这与习主席提出的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分吻合。我认为检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最重要的就是群众的生活真正得到了改善,群众们打心底里认可。我想从农民如何看待脱贫攻坚的角度来进行文学创作。"

微信图片_20200727105501

禄劝文联主席李点芳与采风团成员交流时说:“近年来,省市文联对禄劝很关注,这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一片浸透红色文化基因的土地,为昆明饮水安全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巨大奉献的土地。云龙水库的建成解决了昆明市民60%的日供水量,以阿角岔为代表的马鹿塘精神一直是脱贫攻坚建设家园的最好注脚,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的乌东德水电站,建在云南禄劝和四川会东交界的金沙江上,这是国家水电开发建设新突破的重大标志,更是长江经济带建设启动的最好见证。乌东德是禄劝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如此,禄劝文艺多年来集中力量,创作了《敬你一捧山泉水》《山坳之上的水图腾》《皎平谣》《厚土高天》《筑梦乌东德》等一批文艺作品,宣传家乡,展示禄劝。”

微信图片_20200727105504

当天下午,在团街镇小鹧鸪总结采风活动成果时,各位文艺家心怀不舍,收着他们手中的“长枪短炮”,整理他们的采访手记,构思他们的创作主题,各有各的目标规划和特色,昆明摄影家协会无人机航拍委员会主任、昆明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张志刚不断接到电话,他和李文静的《西部如此好看》主题摄影展正在昆明市博物馆展出,他说:“每个摄影人都有一颗独特的灵魂,每幅作品都有一个现场感,西部如此好看,云南、昆明、禄劝都在这个时空维度,这次到禄劝我有了新认识,乡镇的热情招呼,百姓的善良纯朴,山水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一个印象深刻的现场感,这次是文联组织来,今后我自己会经常来,多拍摄,多思考,多了解,以便更好地向外界宣传好禄劝、展示好祿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