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蚁工筑巢——罗旭的空间诗学
展览时间
2020年11月13日至2020年11月30日
开幕时间
2020年11月13日 下午4:30
展览地点
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艾维美术馆一号厅
参展艺术家
罗旭
欧阳鹤立
“时间之墙”与空间的诗学
欧阳鹤立
我把时间看做是墙,这么说虽有些片面,但时间的确如同无形的墙一样将我们环绕,我们身处于当下,回不到过去,也不能跨越未来。我们只能在时间之中。而摄影,正是时间这面墙上的一个窗口,透过它,我们和过去与未来建立连结。所以,摄影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个媒介,它可以和很多不同的领域发生关联——比如建筑。回到1826年,尼埃普斯用他那最为原始的相机和底片,拍摄了迄今世界上所留存的“第一张”照片,那是一幅透过建筑物二层的窗户向外观看的风景,窗外是几栋朦胧的阁楼。是的,摄影一开始就与建筑有了关系。
照片的大部分是由事物自身的显现所组成,包括我为罗旭的空间所拍摄的这些作品。透过照片这个窗口,我观看,也被观看。因此,空间里的位置和角度,并不是一种完全确定的存在,它包含了我的个体感受,观看者的想象,也包含了时间的细微变化,在这里,时间和空间的尺度是弹性的、交错的。
罗旭的大地营造正是具有这种时空交错的魅力。置身于这样的空间中,让我想起了曾探访过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人类曾在那样的地方经繁衍生息数万年。有趣的是,土筑巢里有很多关于女性身体的塑造,充满了人类繁殖的象征,罗旭把这些雕塑放在洞穴般的空间里,如同威伦多夫的维纳斯,让人觉得这股原始的力量是从数万年前传递下来,晦暗而涌动。
罗旭的建筑本身,也是有生命的,甚至带有情绪。在拍摄这些生命体般的建筑时,我希望最大限度地保持审慎与精确,惟有以此为基础,空间的主体性才可以得到更好地显现。但同时,我也在罗旭的空间里一次次地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它的变化,或者它曾经的生长,亦或者在苍穹之下,它曾隐隐浮现于他脑海中的样子,
时间如墙,但又何妨呢?时间并不是牢笼,建筑也一样,只是让我们有所栖居,让我们知道身处何处,并不再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