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鸟共生”的真实故事——《犀鸟启示录》出版
发布时间:2021-04-20 17:09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从人类文明诞生那天起,

鸟类就同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方面功不可没。

“人鸟关系”

也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是一个关于“人鸟共生”的故事,

它发生在云南西部美丽神秘的盈江县,

在这个故事里,

犀鸟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

贯穿始终。

它是景颇族供奉的“神物”,

是生态复苏的标志,

它的远去,预示着环境的恶化,人心的不古,

它的回归,见证着绿水青山的生机勃勃,人与自然的重归于好,

犀鸟的归来,

也为石梯村这个偏远古老的村落带来了

脱贫致富的契机……

1

云南盈江县太平镇的石梯村,一座位于中缅边境线上深山森林里的小村落,这里的世居民族为傈僳族和景颇族。

从前,这里的村民居住条件简陋,住的是杈杈草房,无车无路,与世隔绝,贫穷落后。

村里的孩子们要去上学,就得冒着生命危险攀爬山壁处的危险古道,从早走到黑,整整一天,才能到达山脚的小镇学校。

谁都没有想到,“鸟”的出现,让这个村子渐渐摆脱了贫困……

伴随着扶贫工作的持续深入,一个“人鸟共生”的美好故事就此展开。

观鸟,这个流行于世界文化产业慢慢在石梯村兴起:造小水洼,投食,造观鸟隐蔽棚,组织鸟导带国内外热爱观鸟和喜欢拍鸟的人进村旅行。

从此,公路修通了,新房子也盖好了,深山老林中原来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老寨子云南省盈江县石梯村,现在每年有几万个观鸟游客涌进来,全村每年的观鸟业产值近千万元,在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真正地实现了“造血式”扶贫……

这本《犀鸟启示录》记录并还原了石梯村这段“惊艳的、特殊的”脱贫故事。

一个小小的自然村落里所发生的故事,囊括了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重要的“标签”,并以文学的形式加以呈现,将精准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无缝衔接,诉说了一段真实而接地气的感人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