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昆明·洞悉生物的美好”读书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1-04-23 10:37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近日,博旅书馆内书香沁人、欢声笑语不断,“书香昆明·洞悉生物的美好”读书会在这里举行。西南林业大学教授杨宇明和作家、昆明市作协副主席半夏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畅所欲言,带给大家关于自然、博物的诸多思考。现场温馨热闹,充满思辨,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大家对于大自然、生物多样性又有了进一步认识。

嘉宾分享引人入胜

现场读者听得津津有味  ‍

活动当天,相关单位领导嘉宾、中信银行昆明分行青年学习小组、昆明市盘龙区康智星语特殊儿童支持与服务中心的师生和家长代表,以及媒体记者、读者等近50人一起聆听了杨宇明和半夏分别带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和《看虫是种世界观》主题分享。台上丰富精彩的演讲引人入胜,台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时常传来阵阵掌声。

微信图片_20210423103550

杨宇明长期从事林业调查规划、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在林业调查规划、森林经营利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发现和研究开发成果。他从宏观、专业的角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云南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形成的背景和价值、生物多样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用等硬核知识,轻松易懂,干货满满。他列举的沉香结香的主要途径和机理、油用牡丹与药用牡丹的种植与产品开发、珍稀特有树种蒜头果的培育与利用等例子,生动地向大家展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先进的生物技术,让大家大开眼界。他说:“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国家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源泉,是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的基石。”

微信图片_20210423103552

半夏带领大家以感性、人文的角度观察大自然,从另一个角度分享了昆虫的世界,讲述了自己创作《与虫在野》这本书,拍摄、寻找虫子时的所看、所想、所感,以及与诸多虫子发生的趣事和产生的情愫。《与虫在野》是半夏于去年推出的自然博物随笔,一经出版便大受欢迎和好评,获得第二届“中国自然好书奖”十大自然好书之“自然生活奖”。《与虫在野》的诞生十分有趣,2014年夏天,半夏偶然间用手机拍摄到一只人见人嫌的绿头苍蝇,被其镜头下的“美貌”所惊艳,自此开始关注虫虫世界。她认为,现代化进程的狂飙,让人与自然、人与人、甚至人与自己的关系都拧巴起来了,我们需要自我救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生命最初的源流,我们走近自然,自然给我们喻示。作家有必要描摹观照自然之大美。

理性与感性交融

嘉宾、读者都有丰富收获‍

当理性与感性交融,注定要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杨宇明和半夏两位主讲嘉宾围绕如何参与生物多样保护,进行了深入讨论,酣畅尽言,尽抒己见,让现场读者受益匪浅。在讨论过程中,杨宇明指出,其实大部分人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应该让生物越多越好。其实不然,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维护物种之间的稳定性,对待外来物种一定要慎重,不然容易引发生态灾难。他强调,要用自然的力量来解决自然的问题。半夏则分享了自己在微博上发出“向福寿螺宣战”的呼吁,引发广泛关注,从而促进抚仙湖福寿螺治理的故事。两位老师都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刻在心里,落在实处。

微信图片_20210423103554

在读书会现场,昆明市盘龙区康智星语特殊儿童支持与服务中心的小朋友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多次与分享人进行互动交流,求知欲满满。服务中心的朱洁老师表示,对于孩子们来说,像这种偏向科普类的分享会是比较难得的,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认知与理解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对他们以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很希望孩子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进这些正常的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来自中信银行昆明分行青年学习小组的杨双娇表示,今天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两位老师的分享,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价值等,学习了如何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也被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深深感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杨宇明教授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我们深受启发。此次活动也让我们认真思考,中信银行应如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践行社会责任,银行人要如何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今后我们在业务上要支持生物多样性相关项目的研究,向全行员工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知识,组织一些让员工亲近自然、投身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将探索更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方法,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促进云南经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