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作家协会2021年主席团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14 19:04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昆明作家协会2021年主席团述职报告

昆明作家协会主席  陈鹏

2021年2月,昆明作协完成换届选举,由我出任新一届作协主席。我深感水平有限,能力不够,肩上担子太重,但既然当选,只能勉励前行,尽可能为作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近一年过去了,我本人在《作家》《天涯》各大刊发表中短篇小说8部,协会会员所发表情况也已写入协会总结,在此不再赘述。现将履职期间所做主要工作报告如下(以时间为序):

一、 及时召开主席团会议,统一意见,谋划全年工作

我履任后,于2021年2月末组织召开主席团会议,就全年主要工作集思广益,听取各位副主席意见,确定了2021年主要工作目标。其中“昆明作家群”的推出乃重中之重。我深信,只要我们凝心聚力,昆明作家群必然会后来居上,昆明作家整体创作也会迈上新的台阶。可以说,主席团会议的召开,为2021年的作协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举办迎新春茶话会,新老作家汇聚一堂

3月6日,我策划推出“迎新春”大益·昆明作家牛年茶话会,在昆明世博酒店大益华侨城普洱茶体验馆举办,本次茶话会创新性地将大益公益茶会的形式融入其中,赢得作家们的一致好评。活动由昆明作协秘书长李小松主持,我做主要发言,并以个人名义,向上一任主席张庆国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对其长期对昆明地区作家的培养、扶持所做的大量工作表达了敬意。茶话会现场其乐融融,精彩的古筝、二胡等表演穿插其间,作家作者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分享经验,交流情感,充分展示了作协会员的精神风貌,增强了作协大家庭的凝聚力。

三、 策划推出“今夜WOMEN(我们)一起聊小说——我们时代的女性写作”文学沙龙

4月30日,由我策划,昆明作家协会再度携手大益文学院的“今夜women一起聊小说—我们时代的女性写作”文学沙龙在昆明麦田书店隆重举办,现场座无虚席,文学的温度尤为炽热,参与讨论的女作家嘉宾为半夏、叶多多、马可、马瑞翎、吴娱、和书慧等六人,有资深60后,也有还在上大学的00后,她们在当下的昆明勤奋、努力地书写着对生活的种种感悟和反思。Women是英文“女性”复数形式,又是“我们”的谐音,六位女作家分别结合自身经历和创作经历,与现场的“我们”进行了一次意味深长甚至意义深远的对话;本次活动也是近年来昆明作协首次聚焦女性写作的重要尝试,更是作协将目光聚焦于年轻女性写作者的一次大胆之举。其特殊意义还在于,我借助本次活动,努力尝试了过去作协从未做过的将文学活动移植进入书店的做法,将文学现场与书店这一重要的文化载体进行了有效链接,使之更具文学魅力,散发出更为纯粹的文化品格,为今后的文学活动的举办探索出了一条更加务实、灵活、可行的路径。

四、 参与建党一百周年诗歌朗诵会筹备

6月5日,“百年风华——2021昆明文艺周”之“百年礼赞”诗歌朗诵暨老经典分享会,在昆明马家大院举行。本次活动是作协承办的文艺周系列活动之一,我因出差,未能全程参与,但仍介入了前期流程策划,诗人选择等环节,并于活动当天及时赶到活动现场,发表了感言。总体上看,昆明作协较好完成了本次任务,诗人和现场观众的热烈互动基本实现了预期。

五、 策划推出“昆明之上-诗与歌之夜”

7月31日晚,由我策划的“昆明之上--诗与歌之夜”再度扎根麦田书店,大益文学院继续给予作协全方位的无条件的支持,本次活动创新性地引入了阿音沁乐队,以现场高歌的方式与众多昆明本土诗人共同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诗与歌之夜;活动还邀请了著名诗人于坚莅临,现场朗诵了他最新创作的一首长诗,胡兴尚、马丙丽、杨蕊、田应时、姜莞莞等一众优秀的青年本土诗人更倾情朗诵了自己的诗作,与观众畅聊昆明与自己的创作渊源、探讨每个人心中的好诗,现场诗歌与民谣的交错碰撞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近百名诗歌爱好者与诗人们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诗意盎然的盛夏夜晚。

六、 策划推出麦克劳德纪录片分享会——小地方的写作,小地方的人

9月24日晚,我精心策划的《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纪录片分享会终于推出,该活动再次由昆明作家协会、大益文学院联合举办,地点在“大象好在”书店;这部记录加拿大国宝级作家阿利斯泰尔·迈克劳德的纪录片在国内很难找到完整片源,众多文学爱好者早就翘首以盼,我通过种种渠道,最终找到了该片,并得到了上海某公司的授权。活动当晚,众多文学爱好者纷纷赶来;观影结束后,我和市作协副主席包倬,作家黎小鸣作为嘉宾与文学爱好者进行了深度交流;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质朴的天才作家麦克劳德如同一颗石子,在昆明激起不小的波澜,麦的作品也在现场销售一空……可以说,这也是我本人对文学活动如何扩大外延、开拓创新做出的一次大胆尝试。

七、 为昆明文学年会撰写年度报告,策划、主编《昆明作家》

9月25日,由昆明市文联主办、昆明作家协会与《滇池》文学杂志共同承办的“2021昆明文学年会”在连云宾馆举行,众多本土作家齐聚一堂,这也是作协每年最重要的“规定动作”。昆明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云坤、云南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李朝德、昆明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张庆国出席会议。会上,我代表作协全面回顾了2021年昆明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为此,我对近一年半来的昆明作家的主要作品做了大量功课,进行了恶补式阅读和私下不同程度的采访,最终写成五千余字的年度报告,在报告中,除通报雷平阳的《修灯》、半夏的《与虫在野》、湘女陈约红的散文《好想长成一棵树》、段爱松的《南糯山的声音》等重要作品的获奖情况,更疏理了老中青三代的创作成绩,尤其充分肯定了年轻一代昆明作家的非凡努力和不俗成绩,希望昆明作家们树立信心,拓宽眼界,建立高标准,写出更多响应时代主题的好作品,从昆明走向全国。

9月27日,以“突破-未来”为主题的2021年昆明文学研讨会在晋宁召开,本次会议由我主持,来自云南大学的三位文学批评家与昆明市区及郊县区的三十多位作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昆明文学发展大计。本次会议隆重,热烈,亲切,与会专家和作家们一致认为,昆明文学近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中青年作家成绩尤为突出,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无论昆明文学群体还是个人,还需要以突破性思维带督促和鞭策自己,以利写出更好的作品;本次研讨会紧扣“突破”,与会者对昆明文学的未来各抒己见,形成共识——无论昆明作家个体,还是昆明作家群体,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也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取得更大成绩。

与年会亦步亦趋,本人策划、组稿、约稿、撰稿、主编的《昆明作家》顺势推出。本期《昆明作家》板式、栏目、内容均有变化,除力邀老作家的创作谈,还首次开辟“女性”栏目,聚焦昆明的女性写作;年轻作家也纷纷亮相,讲述自己的写作故事。本期,尤以评论家张凌撰写的《小说美如蓬勃春境,诗歌时闻高昂知音——昆明部分诗人作家近作点评》一文引人瞩目,该文近四万字,也是我早早策划并邀张凌撰写的,旨在将近年来的昆明文学创作情况摸清,写透,为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本文刊发后,在昆明作家群体内部反响热烈,评价很高,是我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就昆明当下创作进行的一次总揽和解析,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针对当下昆明文学发声的评论力作。

八、 策划推出“崛起—昆明作家群中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暨昆明文学讲堂”

本次活动,是作协2021年的重头戏。为此,我本人殚精竭虑,召开主席团会议听取意见。最终,在昆明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昆明作协于10月27日在东风东路璞玉书店成功举办“崛起——‘昆明作家群’中青年作家作品研讨暨‘昆明文学讲堂’”活动,首先由四位国内著名评论家:耿占春、张定浩、马兵、王朝军,以“一对二”的方式就陈鹏、马可、包倬、祝立根四位当前创作势头较好,较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及创作进行了深度研讨;本次研讨以“作品朗诵”“作家分享创作经历”“评论家发言”“本地作家自由讨论”等环节展开;下午,四位评论家还分别以“小说的准备”、“批评的功能与界限”“边地的活力”“‘逆进化’与小说能指之路”发表精彩演讲,是为“昆明文学讲堂”。两场活动均取得成功,被与会作家们誉为近年来极为罕见也极具分量的研讨会和文学讲堂,昆明文学和昆明文坛,今后太需要这样的重磅活动了。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昆明市文联党组书记陆毅敏、云南省作协副秘书长李朝德、昆明市作协名誉主席张庆国及三十余位昆明本地作家出席活动;丹增先生更是提出,应乘热打铁,打造“昆明作家”群,使之快速成长,帮助昆明作家走得更远,更精彩。

本次活动,我首次提出了“昆明作家群”的概念,也不遗余力地邀请到了四位分量十足的评论家为昆明文学把脉;“昆明作家群”的提出是一个重要事件,再也不容忽视和闪躲,今后如何走,往哪走,我正在积极思考谋划,希望2022年实现质的突破。

九、 推出昆明作家公众号,让会员拥有了自己的平台

2021年7月起,在我极力推动下,昆明作家协会“昆明作家”公众号正式推出。此举是顺应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我深信,微信公众号平台会是今后作协的主要平台,它将给广大文学爱好者开辟新的天地,会员们的交流、互动会更便捷,影响力也会更加深远;平台的建立,还可以及时了解作协的工作内容和进展情况,及时发布各类文学原创作品,全面展示昆明作协的全貌和动态,同时也将宣传昆明本土作家,提高他们知名度。自7月以来,我们选载了近40位昆明作家作品,并邀请评论家蔡丽、秘书长李小松撰写短评,为作者支付稿费。可以说,公号的创办再次聚纳了一批昆明作家,也发现了一批新的昆明作家,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

十、 11月末正式开始与法国法华作家协会的合作

在我推动下,今年5月,昆明作家协会与法国法华作家协会正式结成“兄弟协会”,11月,双方正式商议如何开展下一步的合作。首先,自12月起,双方公号将互推作家作品,此后力争实现线上主题创作、翻译、研讨等活动,组织昆明作家-法华作家-法国作家线上专题交流。此项目也是2021-2022的协会重点项目之一。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受疫情影响,法方的工作一直停滞,为后续工作增加了诸多变数。

十一、 存在的困难及思考

2021年即将过去。作为协会负责人,我2021年实在忙乱不堪,深感负重前行,举步维艰,甚至一度想过放弃。下面谈谈我本人也是协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昆明作协发展至今,设主席1名,秘书长1名,副主席6名,办公室主任1名。目前工作开展仅有主席、秘书长、办公室主任3人,若持续推进“昆明作家群”的打造,以目前人员配备明显力有不逮,力不从心,尤其我本人,是第一任体制外主席,非《滇池》主编主席,手下几乎无人可用,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协会管理模式,恐怕很难打造出令人瞩目的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昆明作家群”。

(二)作协目前仅有专项经费,没有办公经费或人员补贴,导致活动开展受到严重制约,经费短缺、小型活动的经费使用或将成为困扰昆明作协的首要问题。

(三)针对以上两大难题,我的建议是:

1. 希望昆明市文联党组、领导继续给予作协更多支持,尤其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2. 机制上,是否可以主要依托大益文学院开展工作?如此,才有可能帮助作协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而不必非要纠结于继续依托《滇池》杂志社。

3. 无论对外还是对内项目,应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年度核算、审计、检查应以实际情况考量,不应拘泥提前报备的项目细节。当然,协会各项目运作必然遵守各项财务制度,必须合法合规。

总之,2021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度过了极为繁忙、繁重、繁琐的一年,有一些成绩,更有很多担忧;面对2022年,我希望,我本人尚有动力和信念全力以赴;作协的运转也更加灵活,更为高效,以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面貌不断发展,开拓向前;除重点推出“昆明作家群”外,更要做好基层文学工作,更要关注年轻一代的写作者,让昆明作家队伍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帮助作家们写出更优秀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不辜负这个时代的佳作和力作。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