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戏剧家协会2021年主席团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14 19:14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昆明戏剧家协会2021年主席团述职报告

昆明戏剧家协会主席  杨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

本人于今年2月就任昆明戏剧家协会主席,光阴似箭,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回顾一年以来的工作,协会始终坚持在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工作,坚持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己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协会主席团带领下全体人员通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和市文联下达的各项临时性任务。现就一年来思想、学习、工作各方面情况做述职报告如下:

一、 加强学习,全面提升个人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始终贯穿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比较客观、全面、准确地看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使自己更加胜任本职工作。

今年4月,受到昆明市委、市政府表彰,在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被评为“先进个人”。9月,组织协会全体理事学习了以“修身守正·立心铸魂”为中心思想的“昆明市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会暨昆明市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精神,并要求全体理事和会员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文联及昆明市文联相关部署,旗帜鲜明的响应昆明市文联倡议,坚决抵制违法违规、失德失范等不良风气,决心做道德的标杆、行业的榜样。

二、 调整思想,适应岗位新角色

作为协会第一责任人,一是严格按照职责范围,围绕协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际发展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扬地方戏剧文化,积极谋划协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建立健全协会管理规章制度,锐意进取,完善文化服务能效。二是加强自身建设,贯彻“以身作则”的管理理念。做好协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一年以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严要求自己,坚持以管理为中心,向协会负责任的积极态度,矢志不渝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坚持做到做大事讲原则,做小事讲风格,依次树立公平、公正、平等的管理氛围,让协会各部门各角色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

三、 吸纳会员、夯实协会工作队伍

2021年新吸纳会员61人,其中包含话剧、滇剧、花灯等各门类专业演员,以及舞台演出灯光、音响、其他舞美、化妆、道具专业人员等。新吸纳会员单位三家:昆明市新潮文化经营有限公司、昆明市官渡区滇云地方戏剧文化中心、昆明东舞兰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四、 勤政务实,努力创造工作业绩

我始终抱着干一行爱一行做好一行的思想,勤政务实,认真刻苦,忠于职守,切实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环节亲自协调,以较强的责任心、荣誉感,较好的完成了岗位职责和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并在昆明市文联的指导下组织领导协会圆满完成了各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一)开展百年风华—2021昆明文艺周红色文化戏剧专场演出

根据昆明市文联举办“百年风华”——2021昆明文艺周活动相关安排,昆明戏剧家协会于6月8日晚20:00在昆明老街云瑞公园开展了红色戏剧专场演出。演出剧目包括京韵实验剧《闻一多》、少儿京剧《红灯记》、《甘洒热血写春秋》、滇剧《江姐·绣红旗》、话剧《丰碑》、滇韵实验剧《吴澄》。

整场演出持续2小时,期间吸引大量群众和游客驻足观看,得到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协会联合会员单位开展精品庭院剧目演出工作

1. 庭院京韵实验剧《闻一多》

持续为各企事业单位“支部活动”提供“党建 ”新模式;截止2021年10月20日共计演出12场,累计惠及人数近千人。其中5月8日剧组受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个旧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参与“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云南省经典红色庭院剧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2. 庭院滇韵实验剧《钱南园》

截止2021年10月20日共计演出7场,累计惠及人数千余人。其中5月7日剧组受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个旧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参与“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云南省经典红色庭院剧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3. 原创红色滇韵实验剧《吴澄》

《吴澄》于5月31日正式在盐隆祠成功首演,截止2021年10月20日共计演出16场,累计惠及人数近万人。作为“昆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演出周活动”展演节目之一,剧目于6月18日在盐隆祠惠民演出。

(三)开展“戏曲艺术进校园、进社区(农村)”系列活动

2021年,昆明戏剧家协会在五华区、盘龙区持续开展“戏曲艺术进校园、进社区(农村)”系列活动,截止2021年10月20日系列活动共演出25场,累计惠及人数近万人。

(四)打造春城戏剧抖音号、微信视频号

与第三方合作,共同打造以展现具有昆明地方戏剧特色的半官方新媒体平台账号“春城戏剧”,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宣传昆明市优秀的戏剧文艺作品,塑造昆明戏剧品牌形象IP,该项目从8月份开始立项,目前已初具雏形处于素材整理后期阶段,预计明年初正式运营。

(五)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协会坚持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己任,策划、执行各大中型文艺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有:

1. “侨青向党新征程·同心筑梦彩云南”五四青年联欢暨迎建党100周年演出活动。

2. 联合会员单位承办了云南省文旅厅主办的“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快闪活动”

3. 聂耳墓升庵祠文物管理所“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快闪系列活动”

(六)创排工作

2021年3月份,受个旧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参与配合指导个旧市献礼建党100周年精品剧目——庭院话剧《李鑫》的创排,该剧已于6月17日在个旧市云庙庭院剧场完成首演,当地主要领导莅临演出现场并给出高度评价。目前已成功演出30余场。

(七)开展“送戏到地方”项目活动

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送地方戏项目,持续营造浓厚的庭院剧文化氛围,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截止目前,已惠及到宜良、个旧、安宁等地。累计惠及观众1万余人。

(八)为昆明市戏曲人才培养献策献力

协会会员单位昆明市新潮文化经营有限公司依托自身创新模式发展,携手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共同创办首个“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传承、保护、传播发扬地方戏曲艺术,培养地方戏曲人才,在此期间协会为该非遗传承班推荐了我会的六位戏曲专业老师作为任课教师。除此之外,在今后协会开展戏曲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时,将为这些新一代的戏曲传承人才提供演出锻炼的舞台。

五、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学在前、做在前,组织戏剧家协会理事会成员全面系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坚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领导带头学,学深学透,领悟实质。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带领全会上下全力攻坚冲刺协会各项目标任务,认真做好文艺项目的谋划和打造,把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

(二)打造“春城戏剧节”项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展示弘扬戏剧艺术,着力提高我市戏剧创作和表演水平,发现和培养优秀戏剧人才,推动我市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计划在2022年以昆明市文联为主办单位举办昆明首届“春城戏剧节”。打造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戏剧演出盛典,邀请全国各地精品戏剧演出团队到昆明参加比赛,题材主要偏向于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的演出作品。倡导用小故事展现大时代,用小情节抒发大情怀。

整个戏剧节活动持续一周,由开幕式、演出比赛、论坛、闭幕式组成,期间每天在昆明市6个小剧场开展比赛,邀请全国专业评委选出大赛剧目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导演、编剧、演员个人奖。并组织开展小剧场戏剧论坛,邀请至少4位全国知名行业大咖主持论坛学习交流活动,把戏剧节和戏剧论坛作为昆明城市形象IP,每年一届定期举行。

(三)昆明戏剧家协会2022迎新春联欢晚会

计划于12月底举办昆明戏剧家协会2022迎新春联欢晚会,该活动由昆明市文联、云南大剧院有限公司和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主办,昆明戏剧家协会、昆明市新潮文化经营有限公司承办,市文联14家协会协办,本次活动旨在增强地区文学艺术界交流互动。届时,将邀请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相关领导,以及云南省内文艺届各行业代表人物参加此次活动。

(四)组织开展小剧场戏剧人才培训工作

小剧场戏剧作为昆明近几年来的特色产业,深受昆明市本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的喜爱,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昆明市戏剧届演出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昆明市小剧场戏剧创作演出中坚人才,协会计划于明年举办“小剧场戏剧人才培训班”,并联络昆明各县区戏剧演出团队,加强各剧场、各演出人才的沟通交流合作,把小剧场戏剧打造成昆明市具有代表性的文艺精品项目。

(五)其他工作

1. 积极发展协会会员和会员单位,完善组织各类人才储备和各项服务工作水平。

2. 继续发动会员和会员单位积极创作讴歌党、讴歌英雄和人民的文艺精品力作,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3. 全力配合完成昆明市文联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六、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回顾过去的工作,由于任职时间较短、工作任务繁多、需要多方兼顾等原因,在开拓创新,对外协调方、领导艺术、领导水平方面还做的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 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使工作更进一步。

2. 努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提高领导能力。

3.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昆明市文联的正确领导下,潜心创作,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和英雄的作品。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