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文联各协会工作回顾及2022年展望
发布时间:2022-04-08 17:46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昆明作家协会

新起点,新征程

昆明作家协会2021年成果丰硕,斩获多个重要奖项:张庆国《犀鸟启示录》荣获首届何建明中国创意作品奖、2021年“云南十大好书”,雷平阳的《修灯》、半夏的《与虫在野》分别荣获“年度虚构作品奖”“年度非虚构作品奖”,湘女陈约红的散文《好想长成一棵树》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段爱松的《南糯山的声音》荣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

关注女性创作,《昆明作家》杂志首次开辟“女性”栏目,聚焦昆明的女性写作;由昆明作家协会与大益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今夜women一起聊小说——我们时代的女性写作”访谈活动在麦田书店推出。大批文学爱好者从四面赶来,现场座无虚席。半夏、叶多多等6位女作家结合自身创作与经历畅聊小说艺术,观众反响热烈。

首次提出“昆明作家群”概念,将持续发力,帮助昆明作家们,尤其是青年作家提升自信心,增强了协会凝聚力。

2022年,昆明作家协会的工作重点将紧紧围绕“昆明作家群”这一历史性命题展开。为此,作协拟就对外合作、对内交流、特设大奖、城市文学大展及常规活动方面做出努力,力争将“昆明作家群”的品牌立起来、打造好。

微信图片_20220408174333

昆明美术家协会“文艺惠民”活动 李旭/摄

昆明美术家协会

勇于担当、深入一线,将美育传播到各地

认真履行昆明美术家协会的各项义务和职责,组织会员积极参与全国以及省市的采风、创作和展览活动。昆明美术家协会安排副主席王广范参加“昆明市文艺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基层行暨昆明市石林县中小学教师书画艺术美育培训活动;组织会员积极参与云南省主题创作,多幅作品入选“时代号角”云南省大型美术创作展;在“百年风华2021昆明文艺周”,昆明美术家协会组织10位代表画家参加昆明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艺术志愿服务书画笔会活动,现场赠送市民100余幅作品,丰富了市民的文化艺术生活,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2022年,针对县区、新会员、创作骨干,组织2期业务培训班进行美术创作专业教学,共计100人;团结带领广大会员积极开展业务

交流活动、与省内外的美术机构联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创作出更多与时代同步的精品力作。

昆明摄影家协会

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基层百姓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协会组织广大摄影爱好者用了大量翔实的影像资料,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赞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取所得的伟大成绩,为建党百年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摄影活动,从红船扬帆再启航、红色印迹永不忘、脱贫攻坚奔小康、中国制造创辉煌、逆行勇士筑人墙、革命精神代代传等6个部分,透过摄影师的镜头,多角度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看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从“ 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线上展观众达11万余人。

协会还组织“全家福里话脱贫”6只摄影小分队30余人次,分别多次深入禄劝县、东川区等少数民族贫困乡镇,为群众拍摄1000余幅“全家福”照片,并在现场打印、装框送给群众,用实际行动支持乡村振兴工作。

2022年,将用绕工作大局,举办特色摄影活动,集中推出一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优秀摄影作品。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用生动鲜活的影像语言,向世界、向全国讲好昆明的故事、传播好昆明的形象。进一步优化会员结构,加强与会员的互动交流,整理更新会员统计数据,为会员建立艺术档案库。

微信图片_20220408174412

滇池南岸沙滩公园 李茂冬/摄

昆明曲艺家协会

坚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传统文化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基层群众,多次组织开展“三下乡”“传统曲艺进校园”等活动,广受大家的喜爱,也推广了传统曲艺文化,教授学生5000余人。组织策划了“笑眯乐呵”曲艺大赛海选,挖掘了新的曲艺表演人才。立足昆明本土老宅特色,协会在马家大院、银柜总兵府举办6场相声专场演出,观看人数1000多人。

2022年,计划举办“笑眯乐呵”成人曲艺作品展演,争取收集和发现好的作品和曲艺新人;继续在银柜总兵府开展相声专场演出;坚

持开展“传统曲艺进校园”的相关课程,让孩子们了解曲艺,热爱曲艺。

昆明书法家协会

在服务群众中传播书学风气

选派协会的骨干力量组成文艺志愿者小分队,分赴各地参加“文化三下乡”活动。先后参与到昆明信访局慰问、昆明海埂大坝“珍惜水——护滇志愿者在行动百米画卷绘出滇之彩”活动、“相恋八街,浪漫有约”文化进万家活动、“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2021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等,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助力扶贫,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春联和“福”字总数近千幅个,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家家户户。

2022年,积极准备,恢复停滞多年的“昆明书法篆刻展”届展,打造协会学术品牌,倡导正确的书学风气。拟举办一次较大型的学术类展览,内容紧扣传统经典,大尺幅,多件数,扩大影响面。

昆明戏剧家协会

积极开展各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助力戏剧发展

2021年,昆明戏剧家协会累计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80余场,惠及群众6万余人,包括京剧、滇剧、话剧等多种形式,获得观众广泛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并积极开展送地方戏项目到宜良、个旧等地,丰富州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协会联合会员单位开展精品庭院剧演出,推出了《闻一多》《吴澄》《钱南园》等一批云南省经典红色庭院剧,立足云南本土红色文化,以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红色思想。

2022年,计划举办昆明首届“春城戏剧节”,打造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戏剧演出盛典,把戏剧节和戏剧论坛作为昆明城市形象IP,每年一届定期举办;还将举办“小剧场戏剧人才培训班”,把小剧场戏剧打造成昆明市具有代表性的文艺精品项目。

昆明民间文艺家协会

民间文艺研究实现大突破,持续奋斗促进传统文化欣欣向荣发展

2021年,彝族民间文学收集整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本年度内译注出版了《彝族撒尼人仪式词译辑》一书,系统、规范地对彝族撒尼人的仪式词进行了翻译,便利了彝族撒尼人民间文化的传播,丰富了彝族撒尼人民间文化,同时编著了《彝族文学概论》,全书对彝族文学(包括古籍)范围、特征及价值进行了研究。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展演工作,组织工艺美术家积极参加“C0P15大会非遗民间手工艺展示”“匠心颂党——昆明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等大型展会,展示了昆明民间工艺美术新作品新成果。斩获多个奖项,其中乌铜走银国家级传承人金永才创作的《梅兰竹菊 文房四宝》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的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2022年,将深入挖掘昆明民间文艺特色项目,创建和持续发展具有昆明特色,在云南省乃至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和省会中心城市文化名片。此外,持续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发展,促成《昆明市民间文艺简史》出版。

微信图片_20220408174502

昆明市西山区制作龙头三弦的工匠 刘建明/摄

昆明儿童文学研究会

讲好中国故事,引导童心向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昆明儿童文学研究会组织儿童文学作家进校园讲党史,同晨光出版社联合打造《红旗下成长》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奋斗历程,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昆明儿童文学作家陈约红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次获奖是云南作家近年来获得的儿童文学最高奖项,儿研会提出像陈约红那样写作,希望这次获奖能激励、带动更多的作家勇攀文学创作高峰,勤奋努力,共创云南儿童文学美好未来,为云南儿童文学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作出积极贡献。

2022年,将以“名家进校园”为抓手,结合乡村振兴工作,鼓励作家到农村去,为农村孩子、留守儿童送去文化,送去温暖。与《十月少年文学》合作,争取出版云南儿童文学作家专辑。

昆明舞蹈家协会

守正创新,积极探索

积极发展新会员和协会共建单位,让弘扬主旋律、讴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舞蹈作品和舞蹈培训走向学校、社区、企业、工厂、部队等,拓展舞协的社会文化功能。让舞协根系群众,服务群众,娱民乐民。让舞协成为宣传新时代、新气象、新风尚的舞台和阵地。组织舞蹈家积极参与并完成了中国文艺志愿者群众舞蹈教学和普及工作。组织创作

了舞蹈《兰花指》《就恋这一片热土》 《一个姐姐一朵花》等作品。

2022年,原创舞蹈作品《就恋这一方热土》《兰花指》再作深度打磨,把作品推向新剧目展演和更高层次的舞蹈赛事。拟定和省花灯剧院合作创作排演大型花灯舞剧《美丽的大脚》,使花灯艺术发扬和创新。同时也是一次大胆的花灯歌舞的探索和跨越。

昆明模特艺术家协会

立足协会优势,努力突破创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参与“百年风华一2021昆明文艺周”暨昆明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汇演,在为期一周的三大板块16场的演出活动中,由昆明模特艺术家协会主办的“昆明文艺周——模特专场”的精彩演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2年,在继续组织好近年已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各项品牌赛事与主打活动以外,准备组织和打造“ 云南少数民族之花人赛”“忆江南杯·中老年美学形象服饰大赛”“ 星魔豆少儿模特大赛”3个云南品牌大赛!

昆明文艺评论家协会

深耕文艺评论,做有深度、有温度的团队

2021年,协会成绩斐然,评协成员共发表文学评论、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约200篇,其中50%系发表于国家级(或全国性)、省级公开报刊及核心学术期刊,公开出版文学评论、学术著作、非虛构作品、儿童文学作品约30部。在建党百年的主题创作中,挖掘云南红色历史,讲好、讲活红色故事,在全国影响甚广。

值得一提的是,协会举行了呼吁全社会救助当代先锋小说代表人物之一、“ 大陆金庸”姚霏(沧浪客)的直播和签售活动。11月, 又发起主办了救助昆明评协及昆明作协理事、网络大V、民俗文化专家赵立(风之末端)的签售义卖及系列爱心活动,协会成员间风雨同舟、砥砺前行。

2022年,协会将着重推广本土优秀作品,扩大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求突破文学圈自身狭窄的范畴;遴选优秀的青年作家群体,举行系列研讨会,做好青年人才培养。

昆明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以实际工作成果为标杆,引导、关爱青年创作者

协会积极鼓励全体会员进行影视艺术创作,并提供业务指导和协助,协会会员创作氛围浓厚。电影《润如泉》获得云南省2021年度文艺精品创作项目扶持资金,并于9月6日在搜狐视频网络院线独家上映;COP15系列主题歌《地球妈妈》动画音乐视频,作品得到好评。此外,协会举办了“艺术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进行专题讲座及影视艺术创作分享,希望以创作者们的实践与感悟,帮助青年学生坚定艺术理想、树立创作目标。

2022年,协会将紧紧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这一主题,以中国文化、昆明文化为切入点,组织策划一批相关精品文艺文化影视创作项目。

昆明网络文学协会

集聚、团结,积极发掘和培养新人

为挖掘和培养网络文学新人,推出具有昆滇特色的原创网络文学精品,并围绕庆祝建党百年、COP15大会召开等重要主题,由市委网信办、市文联主办,昆明网络文学协会、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承办的第七届滇云网络文学大赛,共收到投稿作品3014篇(组),年轻作家和新人作者的比重较之往届也有大幅增加,其中有不少90后及在校高中、大学学生。

协会副主席赵伦(黑天魔神)带领网络作家们走进校园,组织开展了“网络文学创作兴趣班”。目前,活动已开展5期,赵伦(黑天魔神)、李云帆(七月新番)、徐兴明(会魔法的小猪)作为讲师参与了活动。网络作家主动走进校园,开展创作兴趣班公益活动,利用自身特长来帮助青少年拓宽文学视野、播撒培育人文素养的文学种子,推动昆滇地区网络文学的发展。

2021年,协会成果丰硕:李云帆(七月新番)获“矛盾新人奖·网络文学”提名奖,其作品《秦吏》入选首批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汉阙》入选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颁发的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网络小说榜(2021年9月颁奖),获第五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优秀作品奖;罗煜(阿越)《新宋》获云南省作协颁发的2020年度优秀作品奖;俞德珍(古萧)长篇小说《远方的星河灿烂》由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入选献礼建党100周年的小说之一。

2022年,将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具有昆滇网络文学特色、昆明网络文学协会特点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注重调动和发挥网络作者的主体作用,使昆明网络文学协会始终保有自强的生机、不竭的活力和强大的吸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