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立根诗集《孤山上》分享会在昆明举行
发布时间:2022-07-08 15:31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近日,云南诗人祝立根新诗集《孤山上》分享会在昆明璞玉书店举行。小说家、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胡性能,评论家、《大家》主编周明全,《滇池》副主编、诗人、昆明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李小松,小说家、《边疆文学》编辑雷杰龙,评论家、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蔡丽,小说家徐兴正等嘉宾和数十位文学爱好者参加分享会,与作者互动交流。分享会由诗人童七主持。

微信图片_20220708153018

祝立根先就新诗集的创作情况进行介绍,《孤山上》分为“深蓝”“孤山上”“春风烫”三辑,共收录近百首作品。谈到创作过程时,祝立根说道:“我在写《春风烫》一诗时,恍然觉得有必要将几年来的作品呈现给大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孤山上》是祝立根继《宿醉记》《一头黑发令我羞耻》后的第三部诗集,延续了诗人一以贯之的抒情风格和悲悯情怀。同时,祝立根也在有意识地节制自己的感情,将主观情感和对外界的关照隐藏在“生为鲜花死为蜜”的决绝、冷峻之中。在凝练而富有极大张力的语言中,冷静地对云南大地和自我疆域展开叙述。

云南不仅是诗歌的高原,也有诗歌的高峰,有众多优秀的诗人。《孤山上》体现了诗人祝立根独异的艺术追求,他的诗歌有他自己的锋利。他就像在天空和大地之间奔忙的信使,站在自己诗歌的高地上,既传递上苍的秘密,也传递民间的消息,越来越凸显艺术个性。

——胡性能(云南省作协副主席)‍

我一直关注祝立根的诗,他的诗给过我许多感动。从最初的《宿醉记》到现在的《孤山上》。他的诗从人道到天道,从大地到天空,从怎么说到说什么,一直在上升,越来越开阔,在开启一个无限的世界。

——李小松(《滇池》副主编、昆明作协副主席、秘书长)‍

祝立根的诗有一种赤诚的品质,写出了人的尊严。祝立根的诗前期写出了个体精神被蹂躏、被践踏的负重感和紧张感,现在慢慢找到了一种力量,找到了自己的栖息地,并走向更广阔的大地,坦诚自己,抒情变得流畅。越写越年轻、越写越轻盈。这不是简单的逃避与肤浅的和解,而是一种深厚的宁静与坦诚。

——蔡丽(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云南70后诗人开始出道时并没有祝立根,他出名晚,却在云南70后诗人中非常耀眼,这是因为祝立根人好、立身正、诗路正。老老实实按照自己的诗歌美学写作,对中国诗歌的路径也有精准的把握。他一路艰辛,脚踏实地。将个人的情感思想与江河、山川、油菜花、白云、历史、命运等相互融合,表现出丰富而开阔的美学镜像。《孤山上》把诗人个人的情感和遭遇跟这个世界打通了。不再是拘束的,有了丰厚的意蕴。有了自己的美学,有了自己的气象。是属于自己灵魂的书写。书写也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由。

——雷杰龙(《边疆文学》编辑、小说家)‍

即便在描写细微的日常生活,祝立根的诗也充满精神的困苦和犹疑,无比慎重又满是不确定性。他将驳杂的世界人生装入体量不大的诗行中,颇具感染力。

——徐兴正(云南省作协、小说家)‍

微信图片_20220708153053

分享会的最后,现场读者朗诵了祝立根的诗作,并与诗人进行交流。“这诗歌带来的光和幸福,对我来说,已然是寒夜中照亮天际的绚烂的烟花。”这是祝立根在《孤山上》中的自序,在今后的创作生涯中,他将把这种光和幸福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