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与百年历史的传奇
一一评长篇史传纪实文学《重九,重九》
★ 张永权(著名作家,云南作协原副主席)
《重九,重九》
作者:冉隆中 段平
版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
长达50万言的史传纪实文学《重九,重九》,是以纪实文学作品闻名的两位云南实力派作家冉隆中、段平,献给重九起义100周年的一份厚礼。作品一经问世,不仅在烟草行业的领导、专家、技术工人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也在文学界、史学界好评如潮。
的确,《重九,重九》沉郁凝重而掷地作金石声的书名,就对读者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让你不得不捧着这本大书从一个世纪云南的烟草传奇,走进风云激荡的百年沧桑史。作家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以他们的才情、使命和四年时光批阅上千万字的史海畅游,以彩云之南的疆域为圆心,以西南中国为半径,以大重九品牌创建中的风雨浮沉、荣辱兴衰、崛起重生为主要内容,以生动、形象和内蕴深厚的叙事、写景状物、塑造人物的语言,结构成一部大气磅礴的人文长卷,在雄奇弘阔的史诗境界中,呈现出一部云南乃至中国一个世纪的时代变迁,是一部真正具有史诗性品格的文学力作。
所谓史诗,就是把一个在相对漫长时代中的重大事件、影响巨大的人物,通过文学的手段表现出来,成为一部穿越时空,具有历史文献与文学审美双重价值的长篇作品。我认为《重九,重九》就是这样的作品,这也是文学叙事、革命叙事、商业叙事三种笔墨相融的结果。
云南烟草的百年传奇,始于“重九”品牌的创建、“大重九”的巨大影响力和顺应时代的“红山茶”、“云烟"等多种品牌的问世。围绕其商品的价值,品牌效应,引进美式烟种,根据云南地理环境,改良培育红花大金元神奇烟叶,创造出清甜香型的云烟名牌,并在改革大潮中,整合云南烟草行业,实现“九变四”、“四变三”、“三变二”的重组转变,形成了屹立于中国行业的的红云红河、红塔集团。“重九”开山鼻祖庾恩锡和徐嘉锐、常宗会以及唐继尧、龙云、宋子文、陈纳德、卢汉等作出的贡献,一大批继往开来者诸如朱绍明、姚庆艳、武怡、许力、邱建康、张水长等及工程技术人员张昆华等,为烟草王国的创建形成所倾注的心血和智慧等,都必将名垂青史。
一部百年烟草传奇,一部世纪风云历史人物的大聚会,既是百年云烟的商业叙事,也是百年云南历史风云的革命传奇,而使这二者结合的,自然是作家的文学智慧与诗意激情的完美展现。
在云烟风生水起的时代洪流中,商业叙事虽然有声有色,悬念跌起,但作家更注重厚重丰富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中人物的发掘与塑造。于是,为结束一个封建王朝的重九起义、护国运动及其历史人物唐继尧、蔡锷、庾恩旸等,便一一登上历史舞台。书中对唐继尧在重九起义、护国运动中的描写,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用大量史实批驳过去对唐继尧的歪曲,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体现了史传的真实品格。云烟的百年传奇,也是云南甚至中国百年历史的文学呈现。诸如抗日战争、国共合作、西南联大、解放战争、经济建设、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知青下乡返城、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改革开放等等,都通过“重九”、“大重九”、“云烟”等品牌中一包烟、一支烟、甚至一截烟的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及其品牌中的文化含量,把这些风起云涌的历史事件,时代沧桑中的历史人物,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使这部作品既具历史的厚重质感,又有文本的审美品格。
说到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从古至今诗文中屡见不鲜,专论亦不少,但烟文化似乎不在此列。一般只知吸烟有害健康,甚至对香烟有过度妖魔化的倾向。《重九,重九》这部长篇史传纪实文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对云烟文化的发掘和证实。从重九,到大重九,再到云烟各品牌如“印象”,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配方的巧妙和“清甜香”的口味,无不显示出它与中国近现当代历史的血肉联系,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注入,也就显示了云烟文化的个性特点。自然,作家也没有忽视吸烟有害健康的问题。如何把害处降到最低点,这当中的科研攻关,实际上也可视为文化力的体现。烟文化,特别是云烟文化的呈现,也是《重九,重九》的一个亮点。
《重九,重九》作为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长篇纪实文学,还通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学叙述和历史人物的生动刻画,热情讴歌了云南人敢于担当、敢为天下先、坚毅执着的精神品格。重九起义对推翻一个王朝的巨大贡献,决非只是对武昌首义的响应,而是这之前的河口起义、腾越起义的延续,其意义可与武昌首义同辉。护国运动是云南人打响的埋葬袁世凯皇帝美梦的第一枪,重九、云烟一个个品牌的创立到成就经典,凝结的同样是几代云烟人敢于创造敢于攻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九,重九》的文献价值也将显现出来,它为研究云南的烟草史、云南甚至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提供了一部真实、生动、形象的史料。因此,这不仅是为云南几代烟草人立传的书,同样是属于今天明天的一部重要的史传文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