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水平,近日,由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办,德宏州文联、德宏州作家协会承办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作家(滇西南片区)培训班在芒市举行。来自保山、怒江、临沧、德宏等地共60名少数民族学员齐聚一堂,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培训班为期3天,由云南省作协陈晓兰担任班主任,同时邀请到了《山花》杂志社副主编、编审谢挺,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作家黄玲,云南省作协副主席雷平阳,云南省作协副主席、原《滇池》主编张庆国、云南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李朝德等围绕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不同类型的体裁为受训少数民族学员作了专题讲座。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雷平阳以《云南的南方》为题为大家进行授课。授课内容涵盖了云南诗歌的创作发展、如何写好诗以及什么样的诗才是好的诗歌,同时回答了少数民族作家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山花》杂志社副主编、编审谢挺主讲《怎么让你的短篇小说更有纵深感》,他从和德宏、云南、文学的因缘说起,针对短篇小说的写作要求,以优秀小说为案例,向大家阐述好的作家是如何布局、构建自己的作品。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作家黄玲主讲《民族文学创作的几点思考》,该讲座从文学和新闻的关系冲击和影响、如何书写民族生活题材、如何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讲述。
云南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李朝德(主持工作)以《自媒体时代下散文写作的困惑与出路》为题进行了授课,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文学创作的碎片化和大众化导致了文学作品过于商业化且大大降低了现代文学的质量。新媒体的文学创作应注重文学质量的提高,把握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特点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讲授。
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滇池》文学杂志原主编张庆国主讲《我的非虚构报告文学写作经历》,他从自己运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调查方式写出的非虚构作品《犀鸟启示录》一书,讲述自己一年中三次在云南盈江县石梯村,住进少数民族村寨,与村民同吃同住,观察体验,运用小说笔法,设置悬念、刻画人物、写自己的亲历过程、追述村民的个人生命史,真实可靠地写出了内容独特、境界宽阔的重要非虚构作品。
培训期间还进行文学创作综合授课及现场改稿交流,对学员上交的稿件从宏观、微观角度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与学员进行大背景、大视野和细致入微的探讨,并从如何提高综合素养、增加阅读积累、强化写作训练等各个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举办此次培训班对于促进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人才成长,催生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力作、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谱写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