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昆明市围绕主题,采取市、县齐联动的方式,通过市级主会场、各县(市)区分会场同期推出特色鲜明、贴近公众的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
【五华区】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在昆明顺城南庭广场举行。
台下,云南釉彩瓷画、昆明面塑、银器锻制技艺等10个五华区优秀非遗代表性项目在现场活态展示;台上,《大茶山》、滇剧《三岔口》(片段)、《古滇新韵》等传统和现代剧目交替上场,共同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传的艺术魅力。活动期间穿插有“通脉元香”制作技艺和汉族剪纸互动体验,给广大市民朋友带来一场特别的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活动。展演当天还对云南·宝翰轩字画装裱修复工坊、孔雀牌·云南斑铜、沙朗白族传统手工酱菜工坊、史亚鑫面塑传习馆颁发了“五华区非遗工坊”命名证书。
【盘龙区】
赏传统戏剧曲艺、展非遗技艺、逛非遗市集 ,6月9日至6月11日,盘龙区2023年非遗生活节将在同德.昆明广场举行。
现场有综艺晚会、少年范儿诗歌朗诵、传统戏剧曲艺、国风舞蹈、中国鼓和架子鼓合奏和非遗集市等内容,持续一整个周末的文化盛宴,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民俗风情应有尽有,必定让你在盘龙“遗”见钟情。
【西山区】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示近年来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成果、新亮点,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西山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启动。
滇剧、花灯经典剧目展演活动
以“戏剧荟西山”为主题,在西山区知名景点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滇剧、昆明花灯经典传统剧目(选段)展演,充分展示传统戏剧保护成果,让人民群众聆听、感受传统戏剧的艺术魅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非遗主题体验活动阶段性成果展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西山区“新时代·传承有我”非遗主题活动自举办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关注和欢迎,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为响应“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倡导全社会参与非遗传承,组织开展西山区“新时代·传承有我”非遗主题体验活动阶段性成果展。征集并集中展示参与非遗体验活动群众的作品,包括昆明瓦猫、苗族蜡染、扎染、掐丝珐琅彩画和苗绣等,邀请社会大众为参展作品点赞打分,评选优秀作品颁发奖状,并组织作品在西山区文旅云、区文化馆同步进行线上、线下作品展示,彰显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官渡区】
6月10日,在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中国(昆明)官渡第十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展系列活动在官渡古镇举办,官渡非遗—国宝云子·第九届百人围棋赛在云子棋院落子,404名棋手“艺”决高低。
当天上午,404名选手纷纷走进云子棋院,伴随着一声“比赛正式开始”,激烈紧张的角逐正式拉开序幕。在各个比赛教室里,只见一排排的棋台、棋盘整齐地铺开,只听得计时器滴滴作响,铿锵有力的落子声响个不停,棋手们在方寸之间的棋枰上上演黑白“厮杀”,开赛不到半小时,已有棋手举手示意裁判,经裁判现场记录后胜负已定。
本次比赛设置了吃子组和初级组2个初级选手组,主要是让更多的初学爱好者能参与其中,更多地认识云子、认识非遗。我们希望通过培训和比赛的形式,让更多的孩子和社会上的人士关注非遗、爱上非遗。”据云南云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沈雪屏介绍,“云子”作为中国棋院指定用棋,曾多次在重大赛事活动中作为比赛用棋亮相。云子棋院先后承办、协办60余场规模不同的比赛,其中承办国际性的围棋甲级联赛、城市围棋联谊赛及第六届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均极大的推动了围棋运动项目的大众普及。
【呈贡区】
6月10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呈贡区在七彩云南第壹城598街区下沉广场,组织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技艺交流展示活动1、滇剧、花灯项目传承人现场交流演唱2、其他项目传承人现场交流展示民间绘画、菱角、剪纸、臭豆腐、豌豆粉、滇剧、花灯……
【安宁市】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由中共安宁市委、安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安宁市文化馆、各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策划执行的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安宁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安宁吾悦广场举行。
舞台上龙狮舞、花灯歌舞《安宁春光美》、滇剧《小小传承人》、舞蹈《京韵》、还有来自密马龙的清唱《歌唱美丽的家乡》、表演等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文化志愿者们通过非遗展板展示、宣传标语悬挂、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非遗传承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真正实现了“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现场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们现场集中展示了:安宁风筝制作技艺、彝族刺绣技艺展示、雕刻制作技艺展示、芦笙展示、刻纸技艺展示、传统手工香技艺展示、铁胆石技艺展示、安宁扎染技艺展示、苗族刺绣技艺展示等。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
【晋宁区】
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小渔村,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非遗项目展示暨非遗乡村旅游节活动。
滇剧、花灯、歌舞、乐曲演奏等精彩表演,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东川区】
6月2日至7日,由东川区文化馆承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校园宣传活动在东川区主城区六所小学进行展演,以提高青少年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认识。
此次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呈现。活动现场不仅设置了非遗展区,用来展示东川特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有传统乐器、传统服饰、传统技艺、历史文献和文物照片等。现场工作人员还向参展师生讲解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和东川现有文物情况,并散发传单、手册。此外,活动还邀请东川本地非遗项目《木叶》传承群体现场展示技艺,让同学们与非遗项目做了一次零距离接触。
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对具有鲜明特色的东川非遗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沉浸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通过活动让学生们意识到传承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进一步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
【经开区】
2023年6月10日是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的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社会事务局组织开展以“讲好非遗故事 共谱活力经开”为主题的系列宣传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经开区文化馆、阿拉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和洛羊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联合承办,吸引到三百多名群众到场观看。
活动现场滇剧《白蛇传》选段(游西湖)、舞蹈《景颇欢歌》、川剧变脸、花灯小戏《双采花》和舞蹈《敦煌飞天》等节目纷纷上演,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活动现场还设有非遗小集市,面人、糖画、中国结、锔瓷及剪纸等传统非遗技艺依次陈列,还特邀昆明市非遗锔瓷代表性传承人景辉和昆明市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段云丽到现场作非遗文化交流。
此外,现场还陈设有昆明经开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及经开区非遗保护措施“40米展板”等展览内容供群众参阅,并向到场群众发放非遗宣传手册,为到场群众提供一个了解经开区历史文化传统及非遗记忆的窗口,从而普及非遗保护政策法规,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对经开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当中。
【禄劝县】
2023年6月9日,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高级职业中学承办的2023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的活动在禄劝职业高级中学拉开了序幕。此次活动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参加活动的有禄劝文化和旅游局职工、非遗传承人、禄劝职业中学老师、学生共400余人。
通过“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非遗”宣传活动,全面了解禄劝非遗项目情况,规范彝族傈僳族舞蹈动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使非遗走进百姓生活,在生活中传承。
【石林县】
6月2日,石林县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馆举行。
本次活动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主要以贯彻落实《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传承与保护条例》为主线,围绕石林县四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开展《阿诗玛》传唱、“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彝族(撒尼)刺绣、“彝族摔跤”以及传统乐器演奏、毕摩文化传承展示等现场传承展示展演活动。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80余名师生和石林县部分市民参加了活动。
【寻甸县】
2023年6月8日下午,寻甸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联展暨“迎七运品非遗”公共文化服务进企业活动在寻甸牛文化展示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既是通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展示展演,合力推动更多非遗保护成果实现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一次探索和实践;也是迎接昆明市第七届运动会的预热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寻甸非遗的魅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热爱非遗、热爱生活、热爱寻甸,为市七运会的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宜良县】
宜良县于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午9:30在宜良宝洪茶院举办宝洪茶冲泡大赛。宜良宝洪茶传统制作技艺是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举办宝洪茶冲泡比赛,目的就是让非遗连接现代生活,使非遗走进百姓生活,在生活中传承。
通过近3个小时的角逐,共评选出本届宝洪茶冲泡比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7名。县文旅局副局长张旭、县文旅局文化科科长王清嫔、县文化馆馆长杨智及现场评委为获奖选手进行了颁奖。选手们纷纷表示:通过比赛,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认识了更多因茶结缘的爱茶人士,希望多多举办诸如此类的活动和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