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一个耽于幻想的孩子。一棵皮开肉绽的老树、一滴奇形怪状的水渍、一堵斑斑驳驳的老墙……都能让我做半天白日梦。我幻想过变成一只蚂蚁,在四通八达的地下城里生活;也幻想过当孙悟空的徒弟,跟着他学腾云驾雾;我总盼着能在山野里遇见个白胡子的神仙,让他教我法术;也渴望在清溪边捡到一条受伤的小龙,替它包扎伤口,让它甘心当我的宠物……
小时候很喜欢看书,但是可以看的书很少,乡下的小学连个“阅览室”这样的地方也没有。央求大人给自己买一本课外书,带回来的多半是《作文大全》之类的教辅资料。每次大人带我进城,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去新华书店用自己攒下来的压岁钱,买几本带彩图的童话集。那可是童年时代最珍贵的宝物,只有最最要好的朋友,才舍得借给他们看。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好,他爸爸给他订了两本儿童杂志,一本是《儿童故事画报》,一本是《小朋友》。每一期杂志到手后带来学校,我们都排着队和他借,我小时候读到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以及《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在这两本杂志中刊登的。
我姑妈家有一个落满灰尘的阁楼,堆放杂物的楼板上,有一些表哥们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以及旧课本。每次我去姑妈家,总是第一时间跑上阁楼,坐在充斥着霉味的杂物旁,如饥似渴地找书读。记忆中我读过的第一篇童话,就是在大表哥的语文课本里翻到的《快乐王子》,我至今还记得当时萦绕在心头的那份感动和悲伤。松居直先生说过:童年时期的阅读是在给孩子心田上播下幸福的种子。我相信好的故事是有魔力的,小时候读过的故事,会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甚至成年以后还会对我们保持着影响。我很感激小时候那些珍贵的阅读时光,它们带给我的心灵滋养,一直伴随我成长。
后来我渐渐长大,上了大学,有了工作,和大多数碌碌无为的大人一样,我也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有些沮丧的青年。说起来,是因为有了一个小孩,开始以一双孩子的眼睛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之后,身体里那颗苦苦的、坚果一般、带着刺的心脏,才慢慢变得柔软、甜蜜起来的。那一年我读了很多绘本,看了很多儿童文学故事。我的心里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像是睡醒了一般,突然萌发了。这颗种子,也许就是人们说的创作欲望吧!2012年夏天的一个雨天,当我坐在电脑前,听着雨点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窗户的声音,一些激荡在心底的遥远的、轻盈的、隐秘的东西渐渐浮上了脑海。我在文档里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童话故事。后来,我陆陆续续写了很多个童话,这些故事里,多多少少都有着我自己的经历和影子。我心里那棵嫩芽也一天天长大了起来。我现在默默在做的事,就是细心地呵护着这棵小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枝一叶,围绕着它,在自己的心里建造一座秘密花园。
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些直接说出来会感到难以启齿的孤独和希望,但是童话也好、诗也好、小说也罢,这些创作形式是一个个安全的容器,可以盛放我们的温柔和悲伤。所以写童话这件事,对于我来说首先是一种自我纾解、自我救赎的方式。
《长胡子的女巫》是我的第二本童话集,里面收录了十四篇短篇童话,算是对创作中期写作的一个总结。这些个或长或短的故事,是我从心里收集到的光与蜜的一部分,虽然微不足道,却也可以算得上是目前的我,能送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礼物。
我想,大多数写作者的灵感来源可能都比较相似。我故事中的灵感,有时候来自发呆时的胡思乱想;有时候来自阅读时的灵光一闪;有时候是生活中某个瞬间的触动;有时候是梦境……万物有灵且美,自然中的一切都让我着迷。
在生活中,我喜欢和现实世界保持一点点距离,将自己当成一个观察者。这样的距离感可以让人以一种相对陌生的角度去体察早已熟悉的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也会有比较新鲜、新奇的一面。我写过一个故事叫《看烟火的小妖精》,大概写于2014年,灵感来自年末时站在一棵大青树下看广场上有人放烟花,那时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身旁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会不会有一些和我一样喜欢看烟花的小生灵呢?为什么我们看不见他们呢?他们以怎样的方式生活着?怀着这样的好奇,回家后我写了这个故事。《山的嫁衣》灵感来自在澜沧江边悬崖上的一道瀑布,当时坐在车里的我看着那道白色的瀑布,突然觉得真像是新娘美丽的头纱呀,于是便顺着这个念头写了这个故事。《一条便宜的喷火龙》的灵感来自我随手在便利贴上的一幅涂鸦。另外,和《长袜子皮皮》的作者林格伦一样,童年时候的自己,也是我的灵感之源。我很高兴自己是一个写故事的人,也希望我能写出更多让自己满意也让孩子喜欢的故事。
我觉得阅读和写作,更为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充实和丰盈我们的生命。我相信,能够享受阅读和写作的乐趣的孩子,心灵所能得到的滋养必定是丰富的、灿烂的,必定能够兴致勃勃地去生活、去热爱,也必定会拥有更好的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希望我能一直写下去,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展现出更多来自日常世界的奇迹。当我的内心充盈、富足时,我相信,自己幽暗的心房里就能源源不断地生长出温暖的光,和甜美的蜜。
作者简介
兰梦醒,儿童文学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职业是语文老师,业余写童话和诗。云朵和晚霞爱好者,热衷发现并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奇迹,尤其喜欢给遇见的花拍照。2013年开始陆续在《儿童文学》《小星星》《好儿童画报》等刊物发表童话、诗歌。曾获201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第十届上海幼儿文学奖,首届“上海好童诗奖”等奖项。著有童话集《四季的尾巴》,绘本《我想变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