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诞辰142周年 话剧《先生来了》和先生后人一起缅怀先生
发布时间:2023-09-27 16:36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9月25日鲁迅先生诞辰142周年当晚,昆明马家大院内气氛异常热烈,云南本土原创鲁迅先生经典作品题材话剧《先生来了》第21次在这里上演,诞生于鲁迅笔下的人物和“他”相聚一堂,鲁迅先生嫡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也到现场观看了话剧。

1695803562811

《先生来了》以《梦》为序,分为《故乡》《辫子》《读书人》《药》《狂人》等5个章节。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导演兼主演的董明与其他两位演员分饰近20个角色,充分利用马家大院“一颗印”的庭院特点,辗转于两层的木楼阁廊间,通过“走、跑、驻、停”的沉浸式表演,将诸多鲁迅经典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640

董明先生在《先生来了》中扮演的鲁迅先生形象

绕颈的辫子、脱不掉的长衫、铁屋的牢墙、鲁镇的群像……作为云南省话剧院著名的演员、导演,董明凭借酷似鲁迅先生的形象、精湛的演技,再现了失落百年的“先生风骨”,让马家大院这座百年小院里,回荡着鲁迅跨越百年的呐喊,隆隆作响。

640 (13)

演出剧照

640 (14)

演出剧照

“从来如此,便对吗?”这是鲁迅对自己的剖析,对笔下人物的剖析,更是对那个时代的剖析。孔乙己、阿Q、杨二嫂,小说里的人物成为时空的链接者,走入现实,让观众走近鲁迅,更走近那声呐喊的源头。

演出结束后,大院内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观众们纷纷对艺术家们献上最崇高的敬意与赞叹。

640 (15)

现场观众

640 (16)

周令飞会长等嘉宾、观众,与《先生来了》主创团队合影留念

现场对话

《先生来了》主演董明介绍,为填补中国话剧舞台“鲁迅形象”的空白,2019年,他带领先生剧社,开始创排讲述“大先生”鲁迅先生主题话剧的《先生来了》。因为鲁迅先生作品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这一创作方向的难度在全国话剧界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他们的创作思路,是以鲁迅本人作为全剧的主角,与其笔下人物展开互动交流,用强烈的代入感引发观众对鲁迅先生的理解和再认知。

为什么要起《先生来了》这样一个名字?董明表示,至少有三重含义。一是当年困在“铁屋子”里的鲁迅先生来了,来到了历史的大舞台,写出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二是希望鲁迅先生的形象和故事能够更多地来到当下民众喜闻乐见的舞台;三是希望这个时代能够迎来更多弘扬鲁迅精神、传播鲁迅文化的“先生”。

“这是一台即便在全国范围也独树一帜的重要话剧作品。”文化观察家、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温星评价,鲁迅先生一生足迹并未踏上过云南这片红土高原,但实际上,他跟艾思奇、柯仲平、楚图南等曾对云南乃至全国现代革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云南人,都有过很深的交往和渊源,这台《先生来了》是向鲁迅先生致敬,并传播、传承鲁迅先生精神的优秀作品,具备向全国推广乃至对外输出的重要价值。

“先是《先生来了》,所以我随‘先生’而来。谢谢剧组给我带来了难忘的夜晚,来昆明好多天,这个晚上我一定睡不好,这一刻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周令飞激动地表示。在当天下午举行的鲁迅先生诞辰142周年纪念座谈会和《呐喊》出版100周年纪念会上,云南知名作家、文化人士与周令飞畅谈鲁迅思想及其影响。座谈会上,鲁迅文化基金会昆明代表处正式挂牌成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