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滇应从“天然摄影棚”提升至影视梦工场
发布时间:2023-12-26 18:01
信息来源:昆明信息港

12月25日,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公示,拟对2023年重大影视题材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给予200万元补助。在人们慨叹这部今年年初热播剧的“长尾效应”如此强劲之时,同一时间,第五届澜湄国际电影周系列活动也正在昆明举办,云南“天然摄影棚”的名号,已成为电影人的普遍共识。但正如昆明不满足于作“旅游中转站”而是要成为“旅游目的地”一样,昆滇对影视产业的发展目标绝不是提供一个个拍摄外景地而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造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无论是1959年的电影《五朵金花》,还是今年的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都掀起了一波云南大理热,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了大理的影视形象代表。但这两部影视作品却都不是云南本地的影视团队创作的,细数近年来火热出圈的影视作品中,云南题材、云南符号的不在少数,但真正云南自主出品的却很缺乏。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南既是影视题材的“富矿”,也是影视产业“洼地”的现实。在昆明影视行业协会秘书长邓景泽看来,缺乏本土“好剧本”“好演员”与投资方的媒介平台,是制约昆滇影视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好剧本”“好演员”的产生有赖于产业聚集的土壤,而要做到产业聚集,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基建外,影视文化产业链的齐全也至关重要。以全国影视产业的标杆横店为例,无山水之奇、资源之胜,却凭借各种配套齐全,服务效率优化,捧起了文化产业的“金饭碗”。从立项审片、拍摄制作、产权交易、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的全体系支撑,到场景搭建、道具制作、设备租赁、演员中介、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等全产业链配套,实现了从造景卖景的影视拍摄基地,向产业链齐全的影视产业基地的转变。目前,全国一些其他城市也在致力于打造影视产业基地,如厦门、重庆等,都看中了北京、广州、成都等文化市场发达地区产业高速聚集导致行业内卷严重,核心业务正加快向中西部二、三线城市转移的契机,专门制定出台了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产业规划、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昆滇的影视产业发展也应抓住这一契机,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聚集优势、经济特点,从做好服务枢纽,构建产业链条入手,着力于专门解决剧组拍摄协调这些基础问题,扎实做好服务,为剧组解决切实需求。

今年11月8日,昆明影视拍摄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云南首次拥有为国内外影视机构、创作者、制作人、剧组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一站式服务的机构。未来,昆明还将逐步打通电影创意策划、生产制作、宣传推广、发行放映、产品IP运营的全产业链,上线影视服务“一站式”平台……以昆明为抓手,以昆明为模版,未来,通过着力实施影视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挂牌成立影视剧本孵化中心,为创作者提供免费创作场地,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必将推动昆滇从“天然摄影棚”向影视创作“梦工场”转化。(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