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1935年3月写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称冯至先生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由于鲁迅的特殊地位以及《小说二集序》的权威性,这话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直接影响了冯至早期诗歌的文学史评价。带着诸多疑问,走进鲁迅先生评价的“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他的文学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1939至1946年,冯至先生任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这七年间他的创作和研究都处于比较旺盛的时期。我目前阅读过的冯至先生作品是《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多数也出自那期间。
冯至先生诗歌中的东方式抒情魅力
在冯至先生的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以前,在他没有被牵扯在这幕悲剧里以前,那时他还住在郢城里,父亲无恙,长兄无恙,在简单的环境中,一个青年的心像纸鸢似的升入春日的天空,只追求纯洁而高贵的事物。”
这样的描写中,这一瞬间的少年是伍子胥,是冯至先生,还是走在春光明媚中怀有赤子之情的东方少年们。这样的映射不仅在冯至先生的小说中,当然,也数次出现在他的诗歌里。
在《冯至文存 昨日之歌》中,长诗《帷幔——一个民间故事》是冯至先生1924年写作的,他这样叙述:
“你们望着那葱茏的山腰,
绿树里掩映着一带红墙,
不以为那里只有幽闲,
没有人间的痛苦隐藏。是西方的、太行的余脉,
有两座高山遥遥峙立;
一个是僧院,一个是尼庵,
两座山腰里抱着这两个庙宇。”
《昨日之歌》里,《满天星辰》有这样的诗句:
“我们赞叹着古代的仙人,
我们吹着箫,我们吹着笙,
我们的音调密吻,
我们御风而行,
我们到了天空,
天的最上层——将外氅打开,
另把这满天的星斗安排!
重把笙箫合奏,超脱了世上的荣华,同那些浮浅的悲哀!”
可以品味到,冯至先生的诗歌有一种包容的美感,有日常生活、草木四季、民谣传说,有绵长而深情的思索,归于一首诗,便是一个完整的天地。
在这些诗篇里,我仿佛看到了《诗经》中的风雅,以及风雅之外,对于人伦,对于生命,说是哲思,又如山水画般留白无限的释然。我认为,这似乎是一种东方式的抒情,一种点到为止却回味无穷的浪漫。
回味中,似乎,还有着先生超然的生死观和宇宙观。
在冯至先生的诗集《十四行集》篇目《一个旧日的梦想》中,有这样的句子:
“是一个旧日的梦想,
眼前的人世太纷杂,
想依附着鹏鸟飞翔,
去和宁静的星辰谈话。
千年的梦像个老人,
期待着最好的儿孙——如今有人飞向星辰,
却忘不了人世的纷纭。”
《深山又是深山》这首诗中又是这样描述的:
“四围这样狭窄,
好像回到母胎;
我在深夜祈求,
用迫切的声音:
给我狭窄的心,
一个大的宇宙!”
这当然是抒情的,立足点是一种试图将万籁俱寂包裹起来的含蓄情感。在这种情感中,我回眸触碰到的是一双黑色的瞳孔,它们有着古老的深情,以及轻快的浪漫,将一块故土上的诗意融入其中。
读冯至先生的诗歌会让人不禁觉得,一位传世的诗人,在用他的诗歌呈现人类和宇宙的高雅与不凡。
冯至先生诗歌中西方式日常叙述中的深刻
说冯至先生的诗歌是抒情的,却也拥有着厚重的叙事魅力,且这样的叙事中饱含着抒情。这或许与他常年翻译西方经典作品分不开。冯至先生先后翻译过歌德、荷尔德林、海涅、尼采、格奥尔格、里尔克、布莱希特等诗人的作品,在他诗歌的语境中也不难看出西方式叙事诗的影子。
他在继承中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笔耕不断,翻译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不计其数。他将东方文化给予的底蕴和西方文化给予的智慧合二为一,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十四行集》收纳的《几只初生的小狗》这首诗中,他这样描写:
“我看见你们的母亲,
把你们衔到阳光里,
让你们用你们全身,
第一次领受光和暖,
日落了,
又衔你们回去。
你们不会有记忆,
但是这一次的经验,
会融入将来的吠声,
你们在深夜吠出光明。”
只是一个简单的场景,重要的是,简短的叙述却能够让人在有限的文字中,感知到流动的时间和空间,感知到地域、人文、情感。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甚至可以通过他们感知到众生之上神性的气息。字句间有着西方的直接、自然,而落笔处却蕴藏着东方的韵味。
在冯至先生的诗歌里,寻常的景象、寻常的事情、寻常的人,随处可见,而寻常之下的辽阔哲思尤为值得我们尊重。
这或许是时代和涵养赋予的,埋头于生活,又在生活中透视黑暗,寻找美好的执着。这样的执着通过自然的语言流露光芒,却不招显;通过自然的叙事表达深意,却不固执。可以说,冯至先生在叙事和抒情之间,建构了一个高级的、深邃的诗歌世界,它保持着内在的生命性,也接纳着外在的多元性,它是一个真诚文字构建的伟大世界。
“古人在‘镞矢之疾’、在‘飞鸟之影’的上边,似乎早已看得出这停留与陨落所结成的连锁。若是把这个弧表示一个有弹性的人生,一件完美的事的开端与结束,确是一个很恰当的图像。因为一段美的生活,不管为了爱或是为了恨,不管为了生或是为了死,都无异于这样的一个抛掷:在停留中有坚持,在陨落中有克服。”这是冯至先生写在《伍子胥》后记里的话,品味他的文学世界,也希望在我们的人生中与先生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