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奔来书院正式在大观公园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4-04-07 14:25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640 (4)

2024年4月1日,昆明奔来书院在大观公园楼外楼正式挂牌成立,近百位省内外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和众多文学爱好者参加书院挂牌仪式。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等国内文化艺术界大咖发来贺词,对奔来书院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祝贺,诸多文化艺术界大咖一道,共同见证了书院的揭牌成立。

640 (5)

奔来书院是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帮助下,由滇池度假区管委会牵头,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与新浪云南公司联合创办,由清华大学云南校友会、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共建。“奔来书院”之名,取义于大观楼长联中“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既体现了滇池奔涌的壮丽景象,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书院汇聚了滇池的历史文化精髓,旨在建设成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具滇池区域人文特色的现代书院,未来将成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滇池区域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空间和宽广平台。

QQ截图20240409142917

滇池度假区将以成立奔来书院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环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和市委关于做好“文化这篇文章”的部署要求,把书院建设作为实化“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具体举措,把奔来书院作为滇池旅游黄金岸线的重要旅游产品、旅游亮点,不断丰富环滇池旅游的文化含量,积极推动环滇池区域文化旅游深入融合,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度假区,造就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提升文化惠民水平,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做好滇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篇文章。

QQ截图20240409142931

下一步,滇池度假区还将以环滇池区域为重点,遴选一批具备基础条件的环滇古村落建设“奔来书屋”,打造“1+N”的两级环滇书院体系,策划、组织、主办“奔来大讲堂”“奔来读书会”“奔来艺术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对环滇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地挖掘、传播、传承,做大做强“奔来书院”品牌,不断讲好度假区故事、昆明故事、滇池故事,提高滇池在全国的知名度、影响力、美誉度,着力将书院打造成为昆明文化新地标、凝聚文化力量主阵地,推动滇池沿岸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丹增,滇池度假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绍俊参加活动并致辞。丹增、李绍俊及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兰明贤、新浪云南董事长王宁共同为书院揭牌。

同期,在揭幕仪式上还展示了环滇特色美食大赛菜品,将环滇与美食两大超级IP集合起来,与大观楼长联中的四围香稻、三春杨柳、九夏芙蓉、翠羽丹霞、半江渔火等名句结合,带来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让文化赋予美食内涵,让美食展示文化风味。

奔来书院成立同步举办高雅高端的小型艺术展和文创展。艺术展有九位特邀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钟开天、劳伟、罗江、孙建东、郑明、黄立新、胡晓性、武新文、王熙权,文创展则有三家著名品牌参加,包括云南省图书馆、善品文化、文达画廊。

据介绍,正式挂牌成立之后的奔来书院,将免费对市民游客开放,努力打造成昆明人和所有爱书人“最美的读书地”。

六大名家贺词贺电

一、 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及国内文坛大家

1、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鲁迅文学院原院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名誉会长 吉狄马加:

欣闻奔来书院在昆明挂牌成立,我在遥远的北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昆明是西南重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我相信,奔来书院的成立,必将团结更多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成为真正的文艺之家。我也相信,在今天文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奔来书院能立足昆明,更好地发掘文化遗产,更好地集各方智慧来推动昆明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同时,也能团结更多的作家、诗人和各类艺术家,其目的是能更好地让昆明走向世界,也让更多的人来认识云南多民族文化,来了解色彩斑斓的云南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生动实践。

再一次向奔来书院成立表示祝贺,祝愿参加活动的所有朋友一切都好,向你们致以最美好的春天的祝愿。

2、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大观楼长联是千古名联,写尽了云南的跌宕风云、沧桑历史,云南作为我大中华民族不可或缺也无可替代的组成部分的文化价值,也蕴含其中。

古代的书院多以名词命名,而“奔来”是动词,颇有激情、激越、激昂之感,慷慨澎湃。奔来书院之名,典出大观楼长联,这首先就宣示了它独特的定位和文化(广义)内涵。奔来书院就开在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大观楼公园内,其物理空间上看来也是相当独特的,天然地就有了一种文化氛围和历史厚重感。

书院将实施“五个一文化工程”,其规划颇为立体而又宏大,希望能够落到实处,在做好奔来书院自身的同时,也能为书香社会建设起到推动。预祝奔来书院能办出特色,办出深度,办出高度。

3、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

云南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汹涌澎湃的大江大河,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静水深流的浩大湖泊,但是,“水”的这篇大文章却做得远远不够。

奔来书院,从命名来看,出自“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蕴含着一种水的力量。水是所有生命体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球主要的构成元素,而文化,恰如这泱泱浩荡、却又润物细无声之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孕育和结构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因此,对于以水之汹涌姿态来命名和定位的奔来书院,我觉得是很特别的,在公共文化(广义)建设和推广方面,是值得期待的。谨以我个人名义并代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热烈祝贺奔来书院正式成立。

4、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徐则臣:

奔来书院?初闻此名,顿感一种汹涌澎湃的激情奔凑眼底,果然气度不凡。云南是中国最美的省份之一,有无数美好的语词、美好的景象、美好的事物,如多年前我到普者黑,就惊艳于“普者黑”之名大美,普者黑之景大美,美得忍不住要发“一眼定终身”之浩叹。而今奔来书院之美好,也让我多有畅想。据书院定位,将专注于云南本土文学、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与传播,也将积极参与全国文学、文化的交流与建设,抱负宏远,实不多见,引人期待。祝贺奔来书院成立,祝愿奔来书院的文学同人、文化同人吉祥如意,行有所至,行必有成,有你有我,久久为功。

二、 奔来书院两位名誉院长、国内顶级学者

5、 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滇池文化大使”、奔来书院名誉院长 郑晓云教授: 

在春暖花开、碧波拍岸的四月,我们在春意盎然的滇池畔迎来了奔来书院成立的盛事。首先,我以我个人的名义,并代表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对奔来书院的成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感谢发起书院的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聘请我作为书院的名誉院长,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较高的荣誉,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努力为书院的发展尽到一份薄力。

奔来书院的建设是云南当代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件盛事。普及先进文化、挖掘传承地方优秀的历史文化、建设新时期文化,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书院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代书院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推动全民教育的普及、传承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文化等功不可没。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必要让它在今天开放出更为绚丽的花朵。在当代,我们应在传承民族优良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书院文化新的内涵和活力。

奔来书院的成立,顺应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总体要求,做出了合乎时代要求的建设发展定位,明确了包括实施“六个一”文化工程在内的主要工作任务。我认为这些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都是非常接地气、非常实在的,这些工作的落实和成效,将对我们推动滇池流域新时期文化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大众文化普及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也希望书院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网络不断得到扩展,影响力不断提升,进而驱动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立足书院的区位优势,我认为有两个方向可以做大的拓展。一是昆明作为长江上游的第一个省会城市,能够把书院的工作向长江流域进行拓展,加强和长江流域相关文化机构的合作和交流。二是昆明作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应把书院的发展和影响力拓展到周边国家,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沟通“一带一路”民心做出贡献。

最后,我衷心祝愿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谢谢大家! 

6、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钰教授:

滇池不仅是自然盛景,也是人文渊薮,奔来书院在此地成立,集自然之丽与人文之气,可喜可敬。祝愿奔来书院传承与传播中华文脉,汇八方贤达,扬四海美名,成一方沃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