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初夏的拉萨暖风和畅,绿意盎然。近日,“魅力春城·多彩花都”昆明民间绘画走进西藏展示交流活动在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区非遗中心)启幕。此次活动是2024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文化惠民志愿行项目,包含民间艺术作品展览和座谈交流、参观展示,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中心)、昆明市文化馆承办。
此次民间艺术作品展览共展出昆明市石林县、官渡区、呈贡区三(县)区的“农民画”精品120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互动模式,后续西藏艺术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还将赴昆明进行交流展示。
民间绘画俗称“农民画”,昆明农民画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过几代农民画艺术家的努力和不断传承,昆明农民画艺术发展焕发了蓬勃生机。昆明市石林县、呈贡区、官渡区荣获全国首批“农民画艺术之乡”称号。呈贡区民间画非遗传承人卓丽萍告诉记者:“我18岁开始学习绘画,几十年来从没有离开土地和劳动。农民画植根于红土地,带着泥土的芬芳,用淳朴厚重的艺术语言表达农民的思想、趣味和情感。”
此次展出的作品主题鲜明、真实生动、内容丰富,反映当地独特的劳动场景,凝聚昆明地域人文特征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无论是纸本水粉画、重彩画还是版画,大都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方法,构图奇特大胆,色彩浓艳热烈,富有强烈的现实性、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多角度生动记录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新经验、新图景,折射出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表呈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理想,彰显新时代精神气象和乡村振兴新风貌。
呈贡区文化馆馆员刘艾鸿激动地表示:“我第一次来西藏,这里雄浑绮丽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令人着迷,唐卡艺术更是让我心驰神往。作为昆明民间文化工作者代表,我十分珍惜与西藏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此次活动为西藏各族群众欣赏云南民族艺术、深入了解云南文化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对提升两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交流互鉴和艺术创作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索朗旺堆表示:“西藏与昆明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极具特色的艺术资源,两地的文化交流能更好地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行活动旨在大力弘扬文化志愿精神,广泛传播文化志愿理念,创新文化志愿服务内容,积极构建广泛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此次活动以绘画为载体架起滇藏两地“同心桥”,丰富边疆地区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一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互鉴,更是一次各族儿女“心相通、情相融”的交流交往交融;将进一步推动两地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文旅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