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制陶点泥成金
发布时间:2024-07-04 10:39
信息来源:春城晚报

1657721

赵剑在实践中不断翻新花样

1657722

邓科满展示刚出窑的陶制品

一个11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土陶从业者达150多人。全社区经济总收入6000多万元中,有3000多万元来自土陶产业,带动从业附加值共5000多万元,土陶制品远销乌克兰、越南等国家。这个小村庄就是远近闻名的曲靖市会泽县宝云街道华泥社区的挖泥寨。

记者来到挖泥寨会泽土陶非遗传承人邓科满家时,他烧制的一窑陶艺品刚好出窑。“这一窑有80%以上的成品率,效果非常好,里面烧有1000多件产品,能收入20万元左右。”邓科满开心地说。

今年34岁的邓科满,是会泽土陶“砂锅邓”的第九代传承人。在继承祖上制陶技艺的基础上,邓科满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制作出了手工捏坯烧制的公道杯、茶叶罐、花瓶、礼品套装茶具等兼具艺术性、审美性和实用性的土陶制品。

同是土陶非遗传承人的赵剑制作土陶20多年了,心灵手巧的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翻新花样,生产出一些美观实用的陶器。大到砂锅、花盆、药罐等生活用品,小到茶杯、花瓶等工艺品,赵剑都能做到得心应手。妻子揉泥、称泥、上釉,赵剑负责拉坯、烧制等技术活,这对“夫妻搭档”把土陶做得有声有色。赵剑还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在土陶制品上刻上具有会泽元素的花纹,烧制目前流行的围炉煮茶烤茶罐,深受顾客青睐。

“我们本地的泥巴可耐受1300多度的高温,是少有的耐火泥。”邓科满说。

在邓科满和赵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土陶产业。截至目前,挖泥寨有60多户150多人在从事土陶制作。2013年6月,挖泥寨的土陶制作技艺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挖泥寨这个古老的小寨子也孕育了6名市、县级传承人。陶艺传承人们还通过小红书、抖音、淘宝等网络平台,把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让挖泥寨的耐火泥实现了“点泥成金”的华丽蜕变。(春城晚报 记者蒋琼波 通讯员代玉春 秦本林 杨凤兰 摄影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