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文学人生——著名作家、评论家晓雪先生从文70余年座谈会暨手稿、作品捐赠仪式在昆举行。此次捐赠的6部手稿与作品,承载着晓雪70余载的文学智慧、创作心血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是无比珍贵的文学瑰宝。
晓雪,原名杨文翰,白族,1935年生于云南大理。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发表人生首篇文章后开启了他辉煌壮丽的从文之旅,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36部和《晓雪选集》6卷。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凭借卓越的才华与不懈的努力,在文学批评、创作及书画等诸多领域纵横驰骋,佳作频出,成就斐然,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第五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突出贡献奖、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纽约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湄公河文学奖等。
当天,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吉狄马加先生发来贺信。贺信中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晓雪先生的敬重与赞誉:从晓雪先生70年如一日的写作坚守,到其作品中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融合,再到对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发展的巨大推动,诚挚的话语,不仅是对晓雪文学人生的最好总结,更是对当下每一位文学创作者的激励与鞭策。
在座谈会上,众多云南知名文学嘉宾畅所欲言,从晓雪的文学风格、创作理念、批评方法等多个角度展开剖析,探寻其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意蕴与时代价值。回顾晓雪先生的卓越文学成就,深入研讨他的创作历程与文学贡献。
最后,晓雪怀着对文学的赤诚热爱与对家乡的深厚眷恋,向云南文学艺术馆捐赠部分手稿和作品,这些作品让其70余载的文学征程徐徐展开在大家面前:从他青涩年少时发表首篇文章的欣喜,到在文学批评领域笔锋犀利、见解独到的峥嵘岁月;从创作诗歌时的才情四溢、诗意纵横,到挥毫泼墨于书画间的闲情逸致。作品见证了他如何用文字的力量,触动无数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