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文联五年工作专辑 | 文化滋润民心 绘就美好篇章
发布时间:2025-04-10 15:02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640 (6)

2024年睡美人文化艺术季活动

2019年以来,西山区文联始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组织文艺培训及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文艺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艺术水平,确保文艺创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 2019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一)文化艺术阵地建设

对外拓展平台。积极打造多元化的文化艺术展示平台,包括线上线下展览、演出、文学刊物等。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拓宽文艺作品的传播渠道,提高文艺作品的影响力。9月,西山区文联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于9月23日至10月下旬在西山风景区艾维美术馆2号展厅举办“聂耳与国歌的故事”美术书法作品展。此次展览将生动地为市民和游客展现聂耳与西山紧密相连的历史文化故事,大力弘扬聂耳与国歌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也通过书画摄影展为各艺术家搭建沟通的桥梁,凝聚全区艺术力量,引领西山文学艺术积极向上发展。在春雨937工业文化创意园区设立“西山区文联文艺工作者之家”,推荐云南碧鸡文化艺术园区成功申报成为云南省首批“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昆明市“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等,全力保障广大文艺工作者所需,确保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帮助实现资源互通、共同发展。

强化组织建设。根据《昆明市西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化改革方案》中的“改革任务”要求和《西山区各街道成立文联组织工作方案》要求,目前,西山区已完成10个街道文联全覆盖,各街道通过推荐辖区优秀文艺工作者为代表,并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委员及主席团成员,依托辖区学校、文化站、社区等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发挥文联对文艺工作者的组织、引导、服务、维权作用。

加强人才培养。举办各类文艺培训班、研讨会,为文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计划建立文艺人才库,挖掘和培养一批有潜力的文艺新人,为文艺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西山区文化艺术人才目前主要依托西山区非遗传承人、业余文艺团队、西山区美术家协会、西山区诗词书画协会等人才队伍,出台《昆明市西山区业务文艺团队扶持办法》,政策资金的加持,让西山区文学艺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640 (7)

2021年“三下乡”送春联活动

推动文艺创作。加大文艺创作扶持力度,鼓励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其中不乏在全省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佳作。加大对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原创性文艺精品的扶持力度,鼓励打造更多具有时代特征、西山特点、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和文化品牌,支持西山区内外各级单位、团体以及个人创作出反映西山区题材,扩大西山区影响力的原创文艺精品,出台了《西山区文艺精品扶持奖励办法》,优化激励机制,加强制度保障,对创新意识强、管理规范、公共服务成效突出的文艺团队和个人,每年安排资金从创作经费、作品修改、宣传推介等方面切实给予大力扶持。五年来,创作了《我家西山》《滇池精灵》《滇池夕阳》《赶花山》《西山时光漫旅行》《禄海移民唱新歌》《新编云南十八怪》和苗族芦笙舞《一路笙花》等一系列文艺佳作,其中《禄海移民唱新歌》《新编云南十八怪》《一路笙花》分别获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

持续开展文化“五进”活动。积极进乡村、进社区、进厂矿、进军营、进校园进行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及现场诗词书画创作活动,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进行了演出及创作,为人民群众免费送字送画,并配合区级相关部门做好文化“三下乡”惠民演出活动。五年来,不间断组织辖区文艺家协会会员开展送春联活动,共计送出春联2万余幅。结合“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村晚”“结对子、种文化”“送戏下乡”等活动,全区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舞台、文体广场及其他具备演出条件的场地进行演出,根据实际和农民文化需求,分别推出京剧、滇剧、花灯剧、话剧、杂技剧、白剧、彝剧等戏曲作品。2019年至今,每年开展33场戏曲进乡村活动,每年4场培训。同时,开展系列品牌文化活动,每年开展西山睡美人文化艺术季活动、三月三民俗文化节、观音山民俗文化节等具有影响力的惠民文化活动。

640 (8)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现场

(二)深化文学艺术体制改革

优化组织架构。对文联内部机构进行了优化调整,明确各部门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各文艺家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今年8月,成立西山区政协书画院,由区政协主席担任院长,区文联主席担任副院长,旨在进一步挖掘西山书画艺术独特内涵,广泛团结政协委员中的书画家和热爱书画艺术的社会各界人士,运用艺术形式传播党的声音,讲好西山故事。

创新管理模式。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加强文艺工作的实施意见》《昆明市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中央和省市区文件要求为基本遵循,制定出台《昆明市西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化改革方案》,从阵地、人才、机制等方面,深化西山区文联各方面工作。

640 (9)

2023年西山睡美人文化艺术节之三月三耍西山文艺表演

拓展合作渠道。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艺事业发展。与企业、学校、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新编云南十八怪》《夸海口》《雨林节日》《春风》等优秀作品创作经验,创新“文化+”文艺创作模式,深度挖掘西山文化艺术资源,整合非遗、民间等文化人才,创作具有西山特色的文艺精品。

二、 亮点创新

(一)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文艺品牌活动,如“三月三 耍西山”“西山睡美人”文化艺术季、西山音乐节、六月十九观音山民俗文化节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2024年9月23—25日,以“古韵今风·华彩西山”为主题的2024年滇池黄金旅游岸线“西山睡美人”文化艺术季活动,在西山风景区龙门广场主舞台、南侨机工纪念碑广场和凌虚阁举行,推出一首“睡美人”之歌,一曲“睡美人”之舞,一个“睡美人”专属IP形象,再结合戏曲、花灯表演、情景剧、配乐诗朗诵等形式,古今融合展现了西山历久弥新之美,近万人相聚西山,共赏艺术盛宴。

640 (10)

2021年聂耳国歌故事摄影美术展

(二)创新文艺传播方式

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文艺活动和作品展示。通过短视频、推文等形式,让文艺作品更好地走进群众生活。西山区对外宣传文学艺术的窗口有“昆明西山发布”“行走西山”等,为西山文学艺术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同时,也将精彩的文化活动,运用视频、推文、图片等形式向社会展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