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昆明市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整合文艺资源,有力地推动了昆明文艺事业的发展。在音乐领域,从音乐人才、音乐团体到音乐作品,都取得了璀璨夺目的可喜成绩。一个个鲜活的音乐人,坚苦卓绝,随流光和风在音乐之树上转动着新绿的音符叶片,是他们,一群在昆明大地上巡游的音乐梦幻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别样的旋律;也正是他们,在高楼大厦的空隙间,为昆明建造了一座座音乐的梦幻楼阁,繁荣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昆明市文联刊物《昆明文艺》历时半年策划、采访、组稿、精心编辑,对昆明14家基层文联的音乐领域进行了摸底调研,推出《春城的旋律——昆明基层乐队巡礼》专题,5月29日起微信公众号“昆明文艺”、昆明市文联微信公众号“文艺春城”将推出系列文章,为网友介绍这些来自基层乐队的声音,让我们一起聆听春城的旋律。
以文艺惠民滋润心田,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2013年5月,在官渡区文体旅游局重视下,官渡区文化馆本着创新文化发展新亮点、挖掘社区优秀音乐人才、发挥群团协会组织作用宗旨,组建成立了官渡交响乐团,并制定章程对乐团性质、管理规定、财产所属、考勤制度、人员流动等作出规定。随后,在官渡民政、税务、工商等部门注册,完备乐团手续。在乐团内,设有行政总监、音乐总监各一职,其中,行政总监负责外联、经费、保管、档案、考勤等工作,音乐总监负责演出、排练、招聘会员等工作。官渡交响乐团,开始在昆明的大地上,谱写多彩灿烂的篇章。
“成立交响乐团,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当时,有一大波20世纪50年代生的音乐逐梦人,刚从一些专业的音乐团体退休下来,闲着无事,又热爱音乐,恰巧官渡区文体局很重视,便催生了官渡交响乐团。”官渡交响乐团法人、行政总监朱星明说,乐团相对稳定的成员现有66人,既有专业团体退休人员,又有大学音乐专业毕业生,还有排练地所在社区的居民,但总的来说,乐团的大部分人都是退休职工,他们从10年前进入乐团,转眼已是古稀之年。
“因为执着于音乐梦想,大家聚集到了一起,都在默默地付出,从来不讲什么回报。”官渡区文化馆研究馆员、官渡交响乐团筹建人之一的王德智说。乐团的团员们自带乐器、自愿参与、热情奉献,每周一、周五上午都会到位于官渡区文化馆二楼的场地排练,确保每一场演出的质量。目前,官渡交响乐团按三管编制构成,有大号1支、长号3支、圆号3支、小号3支、巴松2支、单簧管3支、双簧管3支、长短笛5支、定音鼓1套、大鼓1个、其他打击乐(配齐)、贝大提琴5支、大提琴8支、中提琴8支、小提琴18支、钢琴1台、电钢琴1台,除了少数的年轻人之外,团员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乐团的排演作品,对于乐团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关系重大,好的作品会使乐团长久地焕发生机和活力。在排演作品的安排上,官渡交响乐团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选取经典曲目排演,二是积极开展作品原创。同时,在排演中,乐团聘请郑甘崇、魏晓熙、张可等指挥家为常任指挥,全面提升乐团的业务能力,增强乐团的凝聚力。
在选取经典、成熟、流传广的交响乐作品和歌曲作品上,主要考虑作品的大众性、通俗性、优美性特点,让观众能听懂、易感染,在音乐中获得高度的共鸣和情感的慰藉。这部分音乐作品的内容,主要涉及序曲类、舞曲类、管弦乐曲类、红歌类和舞剧类领域,排演过的作品有序曲类曲目《卡门序曲》《雪山序曲》《春节组曲(序曲)》等,舞曲类曲目《溜冰圆舞曲》《华尔兹第二圆舞曲》《瑶族舞曲》等,影视音乐类曲目《歌剧魅影》《阿甘正传》《桂河大桥》《泰坦尼克》《天空之城》等,管弦乐曲类曲目《拉德斯基进行曲》《茉莉花》《春之声》《查尔达什》《蓝色多瑙河》《我和我的祖国》《鸿雁》《乘着歌声的翅膀》《铁道游击队》等,红歌类曲目《义勇军进行曲》《红旗颂》《我爱你中国》《今天是你的生日》等,舞剧类曲目《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乐团成立以来,已先后排演了50余首经典交响乐作品及歌曲作品。
2013年,乐团在“古韵官渡”文化惠民交响音乐会上演出
在由乐团主导的原创作品上,主要考虑作品的时代性、本土性、传承性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把时代的精神通过音乐传递出来,把官渡文化通过音乐呈现出来。聘请作曲家张难围绕“古韵官渡”文化品牌,融入官渡元素、花灯元素,创作了由《山会》《探妹》《送郎》《喜庆》四乐章构成的交响乐作品《古渡渔灯》;秉承接地气、旋律美、构思巧、创意好的理念,王德智创作了《可爱的家园》《乡情乡音》《跨越腾飞》《火火的情》等歌曲作品。乐团常任指挥郑甘崇,根据乐团现有编制,二度编创了《祖国万岁》《雷达五旅之歌》《中国空军进行曲》等歌曲作品。截至目前,乐团已经创作了10余首交响乐作品及歌曲作品,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
乐团自成立以来,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参加了“古韵官渡”文化惠民交响音乐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交响音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交响音乐会、“中国梦 官渡韵”交响音乐鉴赏会、云南原创作品《高原情怀》集锦交响音乐会、纪念孙中山“航空救国”一百周年——慰问飞虎队老兵交响音乐会、官渡区庆祝建区六十周年文艺演出、官渡韵交响音乐季——走进云端新年交响音乐会、官渡区庆祝建军90周年“英雄永恒”交响音乐会等50余场演出,把交响乐送进了社区、学校、广场、军营,吸引了15万人次左右现场观看。“乐团成绩最辉煌的时候,是在2015年、2016年,那时每年都会有七八场左右的大型演出。”官渡交响乐团长号首席、从昆明交响乐团退休的张中朝说。后来因为乐团指挥郑甘崇先生的离世、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形势的影响,乐团的活力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大家对未来保持着良好的信心,相信乐团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乐团团员全神贯注演出节目
为了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乐团在保持整体排练、备演的基础上,从团里抽取部分团员于2018年成立了铜管重奏小分队,2023年成立了弦乐重奏小分队,2023年成立了木管重奏小分队。由于小分队具有灵活、轻便的特点,自成立以来,活动频繁,铜管重奏已演出10场、弦乐重奏已演出12场、木管重奏已演出3场。官渡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程国权认为,结合当前实际,在加强乐团整体业务能力的同时,可以多组织小分队开展活动,“这样既可以保持活跃度,又可以把音乐传递到观众之中,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
官渡交响乐团虽然是一支来自社区的交响乐团,但乐团的团员对音乐的理解很准确,认识很深刻。他们表示,作为一生热爱音乐的人,音乐之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一种崇高的心灵朝圣。从儿时的学习到青春的梦想,再从中年的奋斗到老年的追求,他们的人生都沉浸在在美好的音乐之中。“乐团从乐器上来划分,有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打击乐组,在演奏轻柔的音乐片段时,音色柔美、情感细腻,令人沉醉不已;在演奏强有力的交响乐片段时,整个乐团会爆发出强大的声音效果,令人震撼无比。”朱星明说。为了一生的音乐梦想,乐团的团员们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迸发出了强大的凝聚力、赤忱的热爱心、真挚的友谊情,可谓收获满满。
经过多年发展,官渡交响乐团已成为文化官渡、幸福官渡的一张靓丽名片,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对宣传新官渡、提升新官渡的文化品质产生积极的效果。作为乐团行政总监的朱星明表示,未来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带领团队继续追逐音乐之梦,把乐团建设好,把队伍带好,不断创作出、排演出更多的优秀作品,用音乐给大众带来欢乐和幸福,为树立昆明的城市形象作出应有贡献。(文//张伟锋 供图//王德智)
2014年,乐团在官渡古镇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