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VR到AI,昆明文联让文艺作品“飞入云端、扎根泥土”
发布时间:2025-06-20 17:09
信息来源:中国文艺网

近年来,昆明市文联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化赋能文化力量,强化文艺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昆明市文联积极探索“云交流”“云传播”“云展览”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时空限制,为文艺创作注入新动能。昆明书画院年展、“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昆明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一批展览通过官网、官微线上展示,并举办线下展览的形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闭环。由《滇池》杂志设立的“滇池文学奖”也创新形式,通过“互联网+”进行跨越国际的线上颁奖,使《滇池》这一昆明文学品牌逐步国际化。

以智能化为方向,推动文艺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昆明市文联通过“昆明文艺周”“文艺进万家”等品牌活动,构建“线上+线下”文艺惠民服务网络。打造“昆明文艺周”品牌活动,整合舞蹈、曲艺、戏剧等14个门类资源,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演相结合的方式,覆盖受众超百万人次。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17504104884</span>31

2023年昆明文艺周开幕式开场歌舞《筑梦新时代》

通过线上联动的创新方式,拓展新文艺创作平台。昆明打造云南省首个最具影响力的大规模网络文学赛事——“滇云网络文学大赛”,吸引了众多网络文学作者参与,这些作者的作品中涌现出《我花开后百花杀》《猎海日志》等优秀作品,获“艺恩指数网评年度十大优秀女频小说”“科蕾杯”科幻组二等奖等荣誉。该赛事在2017年入选首批全国网络社会组织品牌,不仅提升了昆明的文化软实力,也为地方文艺发展、网络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昆明市文联还联合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推出“音乐书画艺术党课”,可线上点单课程,以线上联动的创新方式举办了“云上新春联谊会”和“无人机航拍线上文化惠民摄影展览”,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拓摄影爱好者沟通的新渠道、新平台。

AI技术助力文艺创作与版权管理,提升工作效能。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版权保护难题,昆明市文联多次开展专项培训,邀请知识产权专家解析AI生成作品的版权归属问题,引导文艺工作者合理利用AI技术提升创作效率。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及时组织“AI时代的版权新视界”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和法律解读,强化文艺家对技术工具的应用能力与版权保护意识。

未来,昆明市文联将继续探索数字化赋能的多元路径,充分运用AI辅助创作,提升文艺创作与传播效率,依托“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为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提供数字化培训、版权保护等支持,持续推动文艺事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文艺作品“飞入云端、扎根泥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