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与玉龙山
发布时间:2018-06-25 09:40
信息来源:春城晚报

吴冠中的玉龙山情结是他当年在杭州艺专的同窗李霖灿勾起的,他曾回忆道:“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从杭州迁到云南,又从云南迁到四川,中途,有几个同学不搭车,学徐霞客的样,徒步走上云贵高原。他们走进玉龙山,路上李霖灿同学给我寄来明信片,一面描写见闻,另一面是用钢笔画的玉龙山速写,真叫人羡慕,遗憾未能跟着去。从此,我一直向往玉龙山,她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

1978年初夏,吴冠中慕名来到丽江写生,他先是在丽江古城街头遥望玉龙山,感觉不过瘾,就走近玉龙山去看她的真面目,多变而飘渺的景色,使吴冠中深为沉醉,在他的回忆文《夜缚玉龙》中,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玉龙山在哪里?看不见,只在头顶上,云深不知处!她也有偶一显现一角的时候,立即又躲藏了,像希腊神话中洗澡的女神苏珊,不肯让人窥见……一个夜半,突然云散天开,月亮出来,乌蓝的天空中洁白的玉龙赤裸裸地呈现出来了。我立刻喊醒小杨,我们急匆匆抓起画具冲出门去,小杨忙着替我搬出桌子,我哪里等得及,将大幅的纸铺在石板地上,立即挥毫。画成后,我一反平常的习惯,居然在画面上题了几句诗:崎岖千里访玉龙,不见真形誓不返;趁月三更悄露面,长缨在手缚名山。”

吴冠中的丽江之行,创作了大量丽江题材的作品。画下了《月下玉龙山》《玉龙山下丛林》《玉龙雪山》《雪山溪流》《玉龙山下古丽江》《玉龙山下古柏》等作品。水墨速写作品《玉龙山下古丽江》是当年创作中最著名的一幅。画面背景是云雾缭绕、白雪皑皑的玉龙山,山高,故不见全貌。玉龙山下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房屋,以黑白色块加以抽象,看似杂乱无章,却显淳朴温馨。右侧是一排造型结构相似的两层小楼,人字形的屋顶上冒出几枝新绿,给天空增添了几分生气。画面中部是一间古朴的纳西族民居,黑瓦白墙,窗户很大,窗台上伸出一枝开着朵朵红花的青藤,一直垂到门廊的瓦片上,顿时让人觉得春意嫣然、生机无限。

吴冠中在谈及后来创作的彩墨版《丽江人家》作品时曾感叹:“古丽江,长依玉龙,但其间遥远,从未相并合影。白山黑城,长相思,今于我笔底相会,天地之谊,母女之情。”

2003年,吴冠中又创作了一幅同名布上油画《玉龙山下古丽江》。他用娴熟的油画笔触,表现无尽的东方意蕴,竟然模糊了油画与水墨的区分。雪山与古城建筑,抽象得只剩下色块。但眼前的绿树与红花,却尽得中国水墨的情趣。玉龙山冰魄雪魂,空灵祥和,如一面照澈人寰、参天贯地的明镜,体现天地间的一种永恒;挤密的丽江古城,房屋鳞次栉比,似是杂乱无章,正是人间春意,映照出一种人生的境界。(树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