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触里的山乡新貌 | 阿角岔手记
发布时间:2019-09-03 16:37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今年4月30日,东川区、禄劝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昆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东川、寻甸、禄劝县(区)委宣传部、文联启动“我们的脱贫故事”主题采风活动,撰写典型故事。昆明市文联的10位作家深入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采风,5月30日,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2个月的悉心创作,10位作家用诗歌、散文等形式记录了脱贫一线的故事。 

易地搬迁挪穷窝,产业变为摇钱树,健康扶贫稳民心,驻村干部树榜样。作家将眼里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化为笔触,字里行间绘出一幅幅脱贫愿景图,展现昆明的脱贫成效、乡村振兴发展情况,以及农村日新月异的面貌和群众一天天变好的生活。


  一年多前,禄劝县委宣传部的杨加林来到我的办公室,每一次他总是风尘仆仆,我们的交流仅限于工作。在移动硬盘上,我看到了上千张关于禄劝脱贫攻坚的图片——这些瞬间固化的记录,在这一刻显示出了意义。

  喜欢听加林讲禄劝的故事,讲他自己——禄劝山大,从县城到乡镇,最长的耗时四五个小时,那一年加林在九龙乡,回家的日子少,值夜班,每晚以沙发为床,一台电视机陪伴着这个孤独的男人。常年的不规律生活使得他的睡眠出现了问题,他不得不走进特殊病室,进行睡眠干预和治疗……

  这些年,禄劝在进行一场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这些年,这场战役中的少数同志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年,禄劝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贫穷正慢慢地脱离禄劝人民的生活;这些年,我所认识的脱贫攻坚战线上的禄劝的朋友们身体消瘦了,头发白了。

  是的,脱贫攻坚的大战役中,我们的工作也和禄劝这个地方有了更多的关联。我还记得,那一年,禄劝的朋友们半夜过来了,电话里说脱贫攻坚任务太紧,只有晚上10点才可以出发赶到昆明。我记得,他们到达的时候已是半夜,我们讨论《大美禄劝》,一起看禄劝人精美的刺绣,一起审定封面和版式。谈完工作,已是凌晨。春城没有鸡鸣,但环卫工已经在马路上打扫卫生。他们驾着车,离开这个城市暂时安静的早晨,走进禄劝,走进那场守土为责的战场中去。这块4233.91平方公里的土地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48.73万汉族、彝族、苗族、傈僳族等24个民族的人民,共同等待着一个时刻的到来:彻底告别贫穷!(作者陈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