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30日,东川区、禄劝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昆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东川、寻甸、禄劝县(区)委宣传部、文联启动“我们的脱贫故事”主题采风活动,撰写典型故事。昆明市文联的10位作家深入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采风,5月30日,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2个月的悉心创作,10位作家用诗歌、散文等形式记录了脱贫一线的故事。
易地搬迁挪穷窝,产业变为摇钱树,健康扶贫稳民心,驻村干部树榜样。作家将眼里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化为笔触,字里行间绘出一幅幅脱贫愿景图,展现昆明的脱贫成效、乡村振兴发展情况,以及农村日新月异的面貌和群众一天天变好的生活。
2017年,余满堂一家再度遇到了喜忧参半的事情,他的小女儿考取了昆明理工大学,如果去读,双重的就读压力势必让余满堂一家不堪重负。造成农村人口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诸如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等,而余满堂家恰恰都遇上了。
就在这一年,马媛琳包村扶贫来到了羊街镇,来到了甸龙村委会,来到了余家屯村,来到了余满堂家破旧的屋檐下。看着余满堂一家人愁苦的样子,马媛琳忽然想起邓有花那句很无奈的独白:“没有人爱生病”!余满堂的妻子赵小二跟邓有花的情形差不多,身患疾病,会做针线活,缝鞋垫也是一把好手,余家屯成立刺绣合作社,她是计划中的名额。赵小二近年来已经能做一些农活了,绣鞋垫自然不在话下。
余满堂家不是建档立卡户,也就是扶贫工作中所说的“卡外户”,他家拿不到5.1万元的统建房补助款,只能争取到4.1万元。余满堂家当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贷款。读书需要贷款,建房也需要贷款。
经过多方努力,马媛琳帮助余满堂家从北京泛海集团助学基金项目中争取到一个名额,获得了3000元的一次性补助,解决了余满堂小女儿的入学问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未必就当家,但余满堂的两个女儿真的很懂事,她们在学校读书,一直坚持勤工俭学,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马媛琳还通过不同渠道帮助余满堂家贷款建房、供两个女儿读书。对于余满堂而言,妻子的身体日渐康复,女儿的学业正常进行,还能住进崭新的房子里过上和过去不一样的日子,心里舒坦多了,差点账又算得了什么?(作者马成云)